第三百八十七章 昊天(1 / 2)
在这落胎泉中,行者遭遇到了平生从未遇到过的危机。
此刻的他,一身法力仿佛尽皆消化,那斗战道和修为、道行也都似不知何处去了。一时,脑海中浮现的只有无尽的迷茫和无助。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天地之间乃是无尽的渺渺茫茫,人生苦短,仙道苦长,在这落胎泉中,所能感受到的尽皆是渺茫。
忽然,行者抬头见,却发现天地一片空白,自己不知何时已不在落胎泉中。
他转过身来,却看到周遭浮现出一道道灵气蕴意,这正是从王母娘娘手中吃下的蟠桃所带来的。果真,这蟠桃乃是护住自己真灵的妙物。。如若没有,方才当真惊险。
但虽说如此,行者却仍然奇怪,因为置身于这灵气当中,他也不知何时才能超脱离去,便放声呼喊了起来。
方喊了没多久,一个声音突然响了起来:“猴儿,勿要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声音温和,又带着几分慈爱。听到此声音时,行者顿时浑身一震,随即连忙转过头去,映入眼帘的,果然是那个人。
是的,那人身穿紫衣,宛若少年,但眼中浮现的却是深不可测,仿佛世间的一切都收藏在其眼中一般。
此人,正是苏寻!也即是如今的琼楼金阙上圣玉晨大帝!
原来如此!难怪,一颗蟠桃竟然会孕育那般磅礴的灵韵,更难怪,一颗蟠桃可以护持自己“真灵不灭”,却原来,这蟠桃之中所存在的,乃是那苏道真的大世界。
“师父,师父你怎地在这里?弟子拜见了!拜见了!”
行者虽一生孤傲,对天地一切都不放在眼中。就连王母娘娘这般大神通者,也只是恭敬友善。但他唯有对于苏寻,却是真正做到了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感觉。
是的,也正是如此。即使是面对那玄奘,也未有过这般的感觉。因为正是这苏子,每逢自己最艰难的时候,才会出手救自己于苦海之中。
见到行者连连叩拜,苏寻轻轻扶起了他,道:
“休要如此多礼。此番我过来,正是为你而来。”
行者闻言,便知道,自己这“师父”果真是为了自己能够成就道果,方来到此处,便连忙道:“求师父指点迷津!”
苏寻道:“昔年我在南瞻部州遇到你时,曾予你一条鱼儿,后来又给那仙石一条鱼儿。你与那仙石,如今成就一体,未来也势必犹如那阴阳鱼般,混成太极。故而,在此泉中炼石,乃是必要之事。此泉中,乃是吾与诸多神圣一同印下了无数天地的往昔,你在其中参悟,如若顿悟,则能成就道果也。若是有所枯耗,当可在此世界中休憩。”
苏寻如此一说,行者当即明白了。原来这蟠桃中的世界,乃是自己师父特地为自己准备的休憩之地。
果真,他念头转动,天地便开始渐渐再度消散。周遭再次浮现出了那汩汩泉水,无尽梦幻。诸天往事也重新历在心中。
行者这一次有了准备,虽然一瞬仍是被那无边情绪弥漫身心,但却不至于再陷入到那般空白的情绪。于是便定住了心神,仔细观察。
这一次,他真的看到了一道光景。
只见在无边苍茫的大岁月中,渺渺茫茫,不知何许年之演化。
但见,在这大岁月中,忽然有一物存在,其物无限巨大,摇摇晃晃,苍苍茫茫,与那岁月混合在一起。
在这渺茫的岁月之间,那物渐渐生出气象。那并不是灵智,而是“规则”。
是的,规则由那物衍生,无限交感,最终形成气象。
行者大感震撼,他看到了一物的生育,一物的混成。
他知道,那物便是最初“天地”的根源。
原本行者以为,一切天地,都是有大神通者开辟的。而如今这气象,应当是何者在开天。
谷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那物并非是在开天,而是在“生天”!
是的。竟然连“天”,都是那物所生的!!那到底是什么?无名无识,难辨难认!
只知道,其无边广大,无尽莽苍!或许,这便是那太上道祖所言的,有物混成,其名为道!
行者看到这一切时。三星洞中欧修习过的,那“礼记”中的记忆,忽然渐渐清晰了起来。
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天者,秉阳,垂日星;地者,秉阴,窍于山川。
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
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
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
是的。
行者看到的,是“天”本身的诞生。
不需要任何人去开辟,其自身,便演化了万象。
眼看着那万物生育,万物生长,周天星辰、四时节气,一一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行者的眼中满是生机盎然的气象,就仿佛连落胎泉的泉水,也温和了起来,让他再次感觉到了舒适万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