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水车(2 / 2)
凌笙拍拍他的肩膀,“算了,也怪我判断失误,不过现在也还来得及,父皇已经下令,命令工部全力配合制作水车,明日工部侍郎便会带人过来,你安排人尽快帮那些人熟悉水车的制作过程。”
水车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这也是他们这么长时间只制作出30架水车的原因。
又和邓老头交代了一些细节,凌笙匆匆返回宫里。
刚回宫,太子带着皇帝的命令来到重华宫。
凌笙不是第一次见太子,但每一次见太子都觉得他比上一次要温润儒雅不少,身上的书卷气也越来越重。
只是,这样的性格是不适合成为一个帝王的。
按书中描述,这位太子最后的结局是被小暴君攻破城门后杀掉了,之后尸体挂在城门曝晒三日。
想起太子的结局,凌笙心口有些堵得慌,虽然见面的次数不多,但她挺喜欢这个皇兄的。
凌笙笑着迎上去,“怎的是太子哥哥前来?”
太子微微一笑,温润儒雅的气息扑面而来,“本是不该我前来的,但父皇说我身为储君,应当担负起守护黎民百姓的重任,是以,这次便让我带领人马前往青州运送这批水车。”
不得不承认,便宜父皇虽然和皇后一党势成水火,但对于太子却是真的寄予厚望。
这次的差事除了时间赶点,没什么难度,也不辛苦,但却是可以轻易赢得百姓好感的差事。
试想一下,一个人在极度口渴的时候忽然有人送了他一瓶水,那个人很大概率会感谢那个给他送水的人,从而忽略这瓶水是如何得来的。
她或许也会得到青州百姓的好感,但远远不如在此刻雪中送炭的太子,便宜父皇这是在给太子铺路。
凌笙又马不停蹄的带着太子出宫,将制作好的40架水车以及运载这40架水车的超大型马车一并交给太子。
太子原本还在苦恼如何以最有效的方法将这些水车运往旱区,如今凌笙经全部帮他准备好了。
太子感激之意溢于言表,“为兄替青州百姓多谢五妹妹,有了这40架水车,相信青州地区的干旱也可缓解不少。”
凌笙摆摆手,“太子哥哥客气了,都是为了大顺朝和百姓。”
太子重重点头,“五妹妹说的不错,都是为了大顺朝和百姓。”
------题外话------
有没有小伙伴见过兰州水车,没错,文中描述的就是那个水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