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天意否?(2 / 2)

加入书签

两个字:造神!

殷雄大为感动,说道,“老师,我有几个想法,您帮我看看哪些立即可行,哪些不可行,哪些暂缓推行。”

金圣人点点头,“你且道来。”

殷雄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我想先订一下大的治国路线,一切都以富民强邦为基本出发点。”

“圣人说社稷为重君为轻,民为社稷之本,可自古以来民的重要性一直停留在经书上,真正为民的没有几个,我想把这件事做实。”

金圣人神色凝重,“你准备怎么做?”

殷雄道,“长远来讲要先开民智,所以我准备让大师兄出任教育司主官一职,在全国范围内开办启蒙学堂,民无论贵贱,成年之前免费入学接受教育。”

金圣人不禁为之动容,“此乃老夫毕生所求,你若能做到,必将青史留名,光照千秋。”

殷雄道,“这方面我还要与大师兄详谈细节,具体应该如何执行。”

“短期来看,我想每年春秋两季举行全国荐才考试,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入朝为官,为国家效力。”

金圣人道,“此举可立即实行。”

“另外,我准备推行开荒固田法。鼓励百姓开荒,所有新开土地收归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国有,采用租凭形式配给乡民。”

金圣人眼睛一亮,“想法不错,但豪强仕绅完全可利用此策扩张土地。”

殷雄道,“这就是我要推的固田法。所有土地均按人头分配,每人固有免税土地十亩,超过此数一律按租田收税。”

金圣人沉吟半晌,“此举不易实行,豪强仕绅怎会自动让出土地?”

殷雄道,“固田法第二主旨便是不改现有格局,豪强仕绅只要安守法纪就可保有原来土地,但以后不加地,一旦有违法乱纪者,首罚便是收回土地。任何人有任何功劳,也不以土地为赏赐物。”

“另外,我还准备推行平等财产权,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相同的财产继承权……”

……

两人相对坐谈到近午时分,殷雄把自己所有想法一股脑说给金圣人听,金圣人拿起笔一条一条记录下来,时不时加入自己的研判和想法,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后午时分。

殷雄开始庆幸身边有这样一位老师,对他各种想法都能和现时的状况连接起来,或可行,或修订推行,或搁置,简直就是一部承前启后的活宝典。

“雄儿,你所有的想法完全可以自成一书,做为国典世代延承。”

殷雄笑了,“老师,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宪法》,如何?”

“宪法……”

金圣人沉吟半晌,“好,很好!不过……你想设立地方巡察官署一事,短期内恐难实现,远的不说,皇城以外,往返均需一日以上,无法保证其时效。”

“一旦没有时效,所有监察都将沦为形式,不但会失去作用,还会阻塞你的耳目,有可能做出错误决策。”

殷雄道,“所以我准备在国力许可的条件下,改进道路交通环境,兴建道路桥梁,围水建坝,还有……发殿工业制造……”

金圣人对别的概念都可以接受,但是工业制造对他来说就完全不明白是什么了,当殷雄解释为把零散手工业在有条件的地方统合为集中生产时,他才恍然大悟。

即使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也完全超出他的想象之外,只能报以苦笑,无法提出有效建议。

易之梅走进来问道,“老师,大将军,在此地还是到房中用膳?”

看着易之梅满是期待的眼神,殷雄知道,自从回京后就没和她们一起聚过,可是又不能把金圣人一个人留下。

正犹豫间,金圣人道,“雄儿,你下去吧,把千树叫过来,我与他商量一些事情。”

易之梅喜道,“圣人,我去叫大师兄来。”然后向殷雄偷偷招了招手,先行走下楼梯。

殷雄起身告退,紧接便把周千树请了过来。

望着眼前厚厚的笔记,周千树连菜都忘了往嘴里放。

“老师,这些……都是小师弟的想法?”

金圣人面带微笑,“圣君临世,天佑我华夏,天佑我华夏啊!”

周千树放下筷子,拿起笔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到后来已眼泛眼光。

“老师……苍生共荣,天下共有,不正是您一生所期盼的吗?如今在小师弟手里实现,岂非天意?!”

金圣人仰天大笑,“天意!天意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