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被老人家给拦在门口了(1 / 2)

加入书签

董宴如吓了一跳,连忙过去态度恭敬的问老先生有啥问题,她能解答的会解答,解答不了的就没办法了。

交谈中得知,老先生是学历史的,有几个关于历史典故小故事想要问她。

董宴如一下子紧张起来,她就是根据网上查阅的资料做的讲课准备,有些拿不准的都推给“稗官野史”了,就怕老先生较真,她可接不住招。

还好,老先生很善良,提的问题都是董宴如能够解答的,就算解答不了,也能给出些提示方向,老先生自己去查阅古籍寻找答案。

还有很多学生,不光是建筑类的问题,连历史类的问题,都找到询问的对象了。

老先生是位教授,传道受业解惑是刻进骨子的,他也很喜欢和小朋友们交流。就是他的外语不太好,需要董宴如在旁边翻译。

没错,董宴如同志连随队翻译老师的工作都抢了。因为翻译老师对很多名词不了解,翻译得有些吃力,董宴如干脆就主动请缨了。

在董宴如跟老先生和孩子们愉快交流的时候,老先生的同伴,同样气质很强的另一位老先生则偶尔会用审视的目光看董宴如。

最初董宴如还会疑惑的看过去,后来似乎习惯了,再也没关注过对方。

到了目的地,董宴如不顾老师的挽留,以已经约好人为借口,快速的溜走了。

她已经决定,马上就订车票,去更远一点的地方考察,等这些学生走了再回来。

不是她不喜欢带学生,而是这种算计的行为让她很厌恶。

她没办法视而不管,但是看不到就无所谓了。

也幸好现在没有啥网络订票订房间,不然连续的退订也是个麻烦事。

在市中心找了一家上看去还不错的旅馆住下,又去旁边的火车票售票窗口订了第二天早上去往另一个城市的车票后,她背着包一个人来到小吃街。

这会儿还没有流行小吃街的说法,就是夜市。

里面卖啥的都有,小吃自然占了最大的地盘。

走了小半条街,最多的就是刀削面馆。

她在小套房的网络上查过,这边的美食很多,但最有名的就数刀削面和酸汤羊肉。早餐的话,还有个什么地皮菜灌饼和抿八股。

另外大一点的餐馆里面会有扒肉条,灵丘熏鸡跟一个什么豆腐皮的菜。

她就一个人,吃点小吃得了,等过段时间裴昶来了,再来整几个大菜。

刚好一家刀削面馆旁边就有个卖羊肉的,他们家有小碗的酸汤羊肉卖。董宴如就叫了一小碗刀削面加一碗酸汤羊肉。

结果一端上来,董宴如对“小碗”这俩字都产生怀疑了。

她挠挠头,想着要怎样才能把这两小碗给干完,正愁着呢,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扭头一看,居然是车上见过的那两位老先生。

董宴如连忙招呼他们跟自己拼桌,又想要帮他们点餐。

最后还是历史系那位老教授把她摁住,说他老朋友就是本地人,什么好吃他最清楚。

最后两位老先生要了个羊杂粉汤,一碗刀削面,一碗浑源凉粉,加上董宴如之前叫的酸汤羊肉,摆了满满一桌子。

两位老先生人老胃口可好,这么一桌子的粉啊面啊,他们愣是给干完了。

吃完之后,董宴如又陪着老先生们走了一会儿,送他们到住的招待所门口后,才告辞。

“老何,这就是你之前丢了那个外孙女?”两人回到房间,老教授洗漱完,躺到床上,笑眯眯的问同伴。

“这姑娘可不错,人好,学问好,个人能力也出色,不比你精心教导出来的女儿差。你要不说,我还真不觉得她是从农村出来的。不是我看不起农村的孩子,我自己就是农民的儿子,但是这个小姑娘的谈吐气质为人处世,你说她书香世家出身的我都信。”

那个老何就是何荷的父亲,他沉默了一会儿,才闷声闷气的道:“我也不清楚,何荷跟我打电话说,这个孩子是农村考上大学才出来的,而且建筑天赋非常强,为人处世也很厉害。何荷觉得,她这点可能随了她生父。那个混账玩意儿虽然人品不行,但是能力不容置疑。”

老教授对老友家里的事也有些了解,当年何荷生孩子的时候,还是他儿媳妇去帮忙接生的。后来孩子被送人他就不知道了,但也清楚,在那个时候,那种情况下,送人是最好的选择。只是说到底,是何家,还有何荷那男朋友欠了这孩子。

何老慢条斯理的擦完脚,往床上一趟,表情还是那么平静无波,但只有他自己内心才知道,这个孩子的长相,一颦一笑,跟他母亲如出一辙。

老教授没有再说什么,老友几十年,他还能不了解对方?这会儿不知道有多懊悔了吧。

第二天上了火车,董宴如刚把行李放好,又听到老教授惊讶的声音。

“你怎么也在车上?”

董宴如从中铺朝下看,愣了,继而捂嘴笑。

她下铺和对面下铺,就是老教授跟何老的床铺。

他们仨连目的地都是一样的。

“你不是在跟那个交流团吗?怎么一个人跑来这里了?”

“没有,我不是交流团的老师,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