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1 / 2)

加入书签

原来如此!

听了吴思衡条分缕析的解读,令人信服。

直播间的弹幕,承担了联结两个节目的责任,将这番解读打在公屏上,顿时引发了强烈共鸣。

张凡,原来是这个意思!

这一期《典籍华夏》,剥离的不止是诸葛亮的光环。

还有关羽……连青龙偃月刀都用不上了……

但在节目快结尾的时候,张凡却说,那个坐在四轮车上,不会说话也不会动作的泥胎偶像,才是真的诸葛亮。

同样地,供奉在很多人家中,神龛上日日享受香火的关羽,才是真正的关二爷。

历史的真相应该被尊重,但人们心中那个无所不能的偶像,却不必去刻意颠覆。

这一点,诸葛亮临终前,应该是已经看得明明白白。

或许他也曾经因为罗贯中的胡编乱造而不满,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看着四轮车上那个容貌酷似的木头人,以纵声长笑,来表达了某种和解和安慰。

三顾茅庐也好,舌战群儒也好,草船借箭也好。

做过的,没做过的,重要吗?

重要的是,一千八百年后,华夏仍在,伟大的汉王朝仍在!

理想照进千百年后的现实,这让诸葛亮死而无憾。

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

诸葛亮带着一生的辉煌成就,带着万世的追思崇拜,溘然长逝。

而张凡的身影,却缓缓由虚入实,站在那张普通的行军床边上,脸上的表情无悲无喜,淡淡诵道:

“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忠,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呼!

这两句话,让正在沸腾的弹幕,重又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细细咀嚼着其中蕴含的深意,再与诸葛亮光辉灿烂的一生相互印证,越来越觉得贴切。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这与诸葛亮《出师表》中自述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刚好相互印证!

而后来又有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更是契合得天衣无缝。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诸葛亮用一生的鞠躬尽瘁,来证明了刘备的选择没有错,堪称君子。

孔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夫子说,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可是张凡却说: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只是一个字的修改,便仿佛从画面中重新映射出诸葛亮的万丈光辉!

至圣先师孔子,以圣人之身,尚且不敢想象的那种完美,在七百年后,被一个叫诸葛亮的人,真正实现了!

躬耕南阳时,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纵然有机会出世,却因为并不符合理想而放弃。

卧龙出山后,矢志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纵然事不可为,却至死都没有动摇。

诸葛亮!

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此时,画面中一道微光,迅速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光芒竟是起于张凡身后,起于那个从诸葛亮手中跌落,落在地上的鹅毛扇上。

居然!

还有后续?

亿万观众眼前一亮,目不转睛地盯着。

《典籍华夏》,第九期,主题为: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这是杜甫用来盛赞诸葛亮的诗句,其中羽毛二字,指的便是诸葛亮手中四季常摇的鹅毛扇。

现在,随着张凡那两句流传千古的评语说出,仿佛是诸葛亮的魂灵未远,用最后的力量催动鹅毛扇发出光芒,那微光越来越强盛,到后来竟是令人不敢逼视。

与此同时,跌落在地上的鹅毛扇,轻轻漂浮起来,仿佛是拥有了生命一般,在空中飘飘荡荡,落到张凡掌心。

张凡微笑,信手挥洒。

于是刚刚入手的鹅毛扇,再次凌空蹈虚,在虚空中光芒四射,重又化作一枚枚如醒世明灯一样的羽毛,在空中穿针引线,渐渐织成一幅十分熟悉的图案。

图案中,有巨大的书架顶天立地,将整个画面的背景,化作一派无上的庄严。

书架凝聚实体的那一刻,一枚枚裹挟着历史厚重,却又轻灵飘逸的羽毛,仿佛功成身退,惬意地散落在书架各处,为这肃穆庄严的图景,增添了一抹生机灵动。

张凡转身,从书架上恍若随意地拿起一本古朴的书册。

尘灰弥漫,那是一千八百年沉淀的岁月。

轻轻掸去书册上的灰尘,张凡轻轻翻动泛黄的纸张,仿佛再次翻开了那个乱世中英雄辈出的时代。

“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历史书又太大,装得下华夏上下五千年的风云。”

“在历史书上,随手翻过的一页,随意划过的一笔,可能……就是他们的一生。”

结束语了!

当那个横亘天地间的巨大书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