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才俊风流傲三国!(1 / 2)
张凡并指如刀,一落而下。
画面,一分为二。
出现在《典籍华夏》右侧屏幕的,便是源自于诸葛亮关于那场赤壁鏖战的回忆。
所有人都知道,这里出现的影像,是那个极为神秘的《典籍华夏》团队对于一千八百年前历史的理解和演绎。
但只有张凡本人才知道,现在大家看到的,无限接近于历史真相。
除非……诸葛亮记错了。
熟悉的人影,出现在某处简朴的营帐中。
“周瑜!是周瑜!”
弹幕顿时发出惊呼。
因为刚才的那个世界里,首先演绎的是著名桥段“草船借箭”,开局就是周瑜和鲁肃的一段对话。
或许正是这段对话,激起了诸葛亮的某些回忆,所以现在一开始,镜头里出现的人物,赫然就是跟刚才一模一样的东吴水军都督,周瑜。
一模一样?
好像……并不是!
不知怎地,大家看着画面中再次出现的周瑜,明明是同一个演员,但……居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
刚才,《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虽然容貌俊美,但眼神中总是藏着挥之不去的阴鸷之色,尤其是提到诸葛亮的时候,那种浓浓的妒忌,几乎能透着屏幕溢出来。
大家都还记得,在这种情绪的推动下,周瑜对诸葛亮,处处为难。
先是试图用十万支箭来为难诸葛,倘若有所怠慢,那是要动刀杀人的!
诸葛亮以“草船借箭”破局,后来又凭借极具玄幻色彩的“借东风”,出尽了风头。
但是周瑜作为孙刘联军的总指挥,不但没有表现出喜悦,反而因为诸葛亮的出色,越来越气急败坏,眼瞅着都快要憋出病来……
那么,现在呢?
重新返场的周瑜,似乎是去能够荡涤心灵的泉水中,洗了个澡。
眉目间的阴鸷和妒忌,荡然无存!
刚到三十岁的周瑜,坐镇中军帐,指挥若定,面对曹操汹涌而来的数十万大军,竟是毫无惧色。
“诸位!”
此刻,周瑜站起身来,展颜一笑,竟让冰冷的营帐仿佛都有了温度,从容分析道:
“此战,必胜!曹贼虽貌似凶猛,却早已暗藏数条祸患。”
“曹贼贸然领军南下,本土不安,后患未除,此其一也!”
“放弃鞍马,使用舰船,弃长取短,此其二也!”
“寒冬十月,马无草料,给养不足,此其三也!”
“劳师远征,水土不服,易发疫病,此其四也!”
“以上四条,皆兵家大忌!那曹操连犯忌讳,岂有不败之理?”
一番话,条分缕析,说得帐中人人点头,其中就包括几乎已经敬陪末座的诸葛亮。
既然能看到这幅画面,那说明在诸葛亮的记忆深处,提到周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一幕。
足可见到周瑜当年在营帐中指出曹操的四大隐患,给诸葛亮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的时候,分析曹操并不像表面那样强大的时候,说出的理由,跟周瑜分析的,大同小异。
只不过,诸葛亮当时说话的份量,其实并不算重。
这是因为刘备战败之后,势力已经很弱,在孙刘联军当中,当然要以周瑜为主。
“诸葛先生!”
目光扫视一周,周瑜望着诸葛亮,温言笑道:“你以为如何?”
“高明!”
诸葛亮连忙一拱手,正色道:“都督料敌千里之外,洞若观火。亮,十分佩服!”
“诸葛先生谬赞了!”
周瑜微微一笑,道:“此战,还要多多仰仗贵方的力量。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必能在长江上击败曹贼!”
这两句话,给予了刘备方面极大的尊重,当然也让作为代表的诸葛亮,听得非常舒服。
难怪诸葛亮看到明灯世界里,对于周瑜的无理丑化,表现得深深不以为然。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这,才是那个雅量高致的周都督。
营帐中,关于赤壁之战的商讨,还在紧张进行中。
只不过接下来的细节,却显得模糊许多,经常是有一句没一句,甚至前言不搭后语。
张凡知道,这是诸葛亮的记忆出现了缺失,毕竟此战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再加上后期他作为蜀国丞相,日理万机,对于曾经参与却并不做主的那场战役,细节的记忆也就不会太完备。
于是,早有准备的张凡笼在袖中的手指轻轻弹动,便有清越的旋律,渐渐兴起,将营帐中商议的声音,盖了过去。
“绿绮轻拂刹那玄冰破,九霄仙音凡尘落。”
“东风染尽半壁胭脂色,奇谋险兵运帷幄。”
“何曾相见梦中英姿阔,扬眉淡看漫天烽火。”
“谈笑群英高歌剑锋烁,缓带轻衫惊鸿若。”
“浅斟酌,影婆娑。夜阑珊,灯未辍。”
“丈夫处世应将功名拓,岂抛年少任蹉跎。”
“江东美名卓,伴当世明君佐。”
“豪情肯掷千金重一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