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转变:诗经村(2)(1 / 2)
“这可有年头了。”章老汉自豪地说:“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记得给少爷家种地,我父亲和我,两代人的时间,起码有七十年吧。”他说完这话,开始呵呵的不住的笑。
柳之思看他枯黄干瘦,已经年老力衰,奇怪他还有力气种地,于是问道:“你现在种着多少亩地,可还种的动吗?”
章老汉一听,心中直打鼓,急忙说:“现在只种着13亩地,种的动,种的动。以前年轻的时候,我种过25亩呢。眼下年岁大了些,我老伴儿不想追着赶着的过活,前两年交回去12亩。不过,我们种着13亩地,很轻松的。虽然我们无儿无女,但也别无他求,只要够吃饭,我们就满足了。”
不在其中不知味,柳之思身为大户人家的小姐,体会不到章老汉的底层生活,到底是个什么状态,又问他:“这一年下来,你们地里的产出,够生活用的吗?”
章老汉的心里,柳之思这样的娇贵小姐,自然花钱如流水,根本不会知道农民的窘困,便较为详细的解释说:“只要是正常年头,都能剩下个四五斗米,加上我们家的房前屋后,以及祖坟那边的3亩地,足够我们两口子过活。如果赶上天灾的话,灾大灾小的,那就不好说了。但我们赶上了好东家,逢灾年都不收租,还会救济我们一些。若是大灾的念头,官府也会给些粮,能活得过去。不瞒小姐,我们庄家人,天生就是劳累的命,土里刨食吃,大家都是这样过活,自小就习惯了,也不觉得有多苦。”
柳之思和李克定听着章老汉的诉说,大概知道他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不过是在温饱线上挣扎而已。只是章老汉所求甚少,或者说根本不敢有所奢求;所谓不患贫,而患不均,既然大家基本都是这样,也就能够心安理得。
柳之思不再相询,看了看李克定,李克定会意,问道:“章老伯,听说你有个侄子,在外面做事情,他不给你些照顾吗?”
“那个混账,丧了良心的。”章老汉愤愤不平起来,“让少爷见笑。我家门不幸,出了这么个东西,丢祖宗的脸呐。”
李克定劝道:“你别激动,慢慢讲,到底怎么回事儿?”
“说起那个混账,让我抬不起头来。”章老汉面露惭愧之情,“我们章家,世世代代老实本分,在这西诗经村,走得正,行的端。谁成想我那个侄子,名叫章大鱼的,却是个不肖之徒。我哥哥嫂嫂走的早,他一直缺少教养,大了之后,整天偷鸡摸狗,不务正业。还总是去。。。”
讲到这里,章老汉忽而抬头看了一眼柳之思,似是觉得不好开口,李克定登时明白,便说:“你讲吧,不必有什么忌讳。”
章老汉叹了口气,说道:“章大鱼真不是个东西,在这十里八村,大姑娘小媳妇儿的,哪个谈起来,不害怕他。这些年,他没少给我们惹麻烦。后来他在这里也待不下去,听说往北京寻了个差事。”
“他去了北京,最近可有回来?”李克定问道。
“没有。”章老汉回道,“他死在外面才好呢,我也不指望他给我养老送终,只要他少给祖宗丢脸,我就烧高香了。”
章老汉对章大鱼的事情,看来一无所知,李克定对董管家低语两句。董管家吩咐人从车上卸了两袋米下来,对章老汉说:“这是少爷和小姐给你们的,打扰你了。”
章老汉感激的只摸眼泪,他老婆还一个劲的给李克定和柳之思鞠躬,嘴里说着:“谢谢少爷、谢谢小姐,老天爷保佑少爷,保佑小姐。”
李克定从没见人对自己这么感恩戴德过,就说:“老伯,你们别这样,快别这样。”
章老汉的老伴儿对李克定说:“我们是真的感激少爷家。少爷你在深宅大院里面,自然不会不知道,我们遇上少爷家可是大造化。就拿我们北面那个村来说吧,那里的佃户没有一个得过主家儿东西的,而且连年交租,一天都不能晚,一斤都不能少,为了这,哎!有时候难为死个人。”
李克定对逼租之事,尚未耳闻过,他天真的想,‘还有这种事情,还有这等样人?想必是那些地主,没有来过佃户的家中吧,如果他们见识了真正的贫困,应该不至于不讲一点情面。’
但章老汉的话,对李克定着实是个刺激,他在考虑着,‘我们家才这么点地,就有佃户穷成章老汉的样子,陆宛家十多万亩的土地,得有两三千佃农,章老汉这样的不知还有多少。’
从章老汉家出来后,董管家说:“章老汉顶多还有力气种五年地,以后真是个难办的事儿。他无儿无女,侄子章大鱼也指望不上,就有两间破房子,连个财产都算不上,以后的光景那才叫可怜。”
“他们没有积蓄吗?”李克定问道。
“多少有一些吧。”董管家说,“他俩人过的很节俭,会有点保命的钱,但那又怎样,远不如有个儿子好。”
“这二人就属于老无所养了呗。”李克定说:“自古鳏寡孤独,官府都要考虑,以给他们个基本生活,我看当今的官府,这点做的很不好。”
“官府是个什么德性,你还不清楚,什么时候,她,嗯也做不到宣传的那样。”柳之思看到的远比李克定更现实,也少些理想主义色彩,“现在这乱糟糟的世道,谁顾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