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二合一(2 / 3)
,落得现在的下场倒也痛快。”
太后冷冷道,“齐王一死,太子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可不是么,自从青州案被太子平定,殿下在民间的风评越来越好,已经能与之前相拟,只要殿下不要再像之前那样犯浑,太子之位必定无人能动摇。”
春岸说罢,见太后低着头沉思没有反应,便问:“娘娘在想什么?”
说完,她忽然想到一件事,脱口说道:“对了,前几日宫内传信出来,说太子殿下成婚在即,问娘娘是否要回京……”
太后揉了揉眉心,烦躁道:“哀家就想要个顺心的后辈,怎么就这么难。从皇帝到太子,没一个让哀家满意的。若是哀家的老大还在……”
太后微睁的眸中满是疼惜和想念,“若是礼儿没有出事……”
春岸噤言不敢出声,太后独自一人怀念了半晌,院外忽然来了个人,进门禀告说:
“太后,长乐县君求见。”
太后从回忆中抽神,不耐烦的拧起眉头,“她来做什么……罢了,让她进来吧。”
赵文锦急匆匆的闯进太后的里屋,她眼中含泪,委屈的说道:“姑奶奶,谢听澜她也来慧觉寺了。”
太后有些吃惊,春岸解释说:“娘娘可还记得刚来那几日,有个谢孟氏一直想给娘娘请安,那是谢听澜的祖母。谢氏和太子婚期将近,可能是来接祖母回去的。”
赵文锦拉着太后的衣摆,说道:“离殿下的婚期只有不到半个月时间了。姑奶奶……殿下娶了谢听澜,我怎么办呀!”
太后拍拍赵文锦的手背,“哀家之前不是跟你说过了么,谢听澜嫁过去也是好事。太子这些年一直以江山社稷为由不肯成婚,哀家也不想你没名没分的跟着他,这才没叫你过去。如今他松口娶了谢听澜,就没有理由将你拒之门外,你进东宫只是早晚问题。”
“姑奶奶,长乐可是赵家的姑娘,太后您的侄孙女。谢听澜她不过就是一个尚书之女,压在了长乐头上,也就是压在了赵家、和姑奶奶您的头上,姑奶奶怎能给她这么大的面子啊!”
太后面色不变,赵文锦分明是拿她做幌子,想让她帮着处理了谢听澜容而已,太后岂能看不出她这点小心思。
她不冷不热的说道:“皇帝已经下旨,哀家不能拂皇帝的面子。长乐,哀家一直觉得你是个懂事孩子,应当不会揪着这件事不放。只要你听哀家的,忍过这一阵子,哀家自然能让你嫁进东宫。”
“有哀家在,你何愁在太子府受谢听澜的气?”
赵文锦并不傻,她来了这些日子,跟太后明里暗里说过不少次谢听澜和太子成婚在即的事,意在让太后早点动手,让这婚事黄了。
可以前明明是最不想看到谢听澜和太子成婚的太后,这几日听了她这么多撺掇,却依旧没有一点动静的念经,赵文锦就觉察到不对劲了。
太后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赵文锦哪里还敢再说话,支吾片刻点了点头。
偏偏这时,外面又有人来报,“太后,谢家的夫人领着家眷前来,想给太后请安。”
太后敛了敛眸,片刻后说:“让她们去前堂候着,哀家马上过去。”
人走了以后,太后拍拍赵文锦的手背,“待会儿谢听澜来了,你懂事些,别给她摆脸色。你可知道你太子表哥以前为何不待见你?你只比着谢听澜就是了,她做什么你就跟着学,不做什么你也别做,如此一来太子不就喜欢你了?”
赵文锦的脸色跟吃了苦胆似的,“姑奶奶这话的意思……是让我学谢听澜?那表哥喜欢的也不是我啊!是……”
“县君,您怎么就听不明白娘娘的意思呢!”
春岸跟着干着急,实在忍不住说:“以前太子后院没人就算了,等太子和谢听澜成了亲,该懂得都懂了,哪里能只着她一个人,早晚是要腻的。太后的意思是,让您在太子面前有个印象,好抓好了这个机会,一举把殿下的心给夺过来!”
赵文锦还是觉得膈应,太后淡淡道:“你不乐意多的是人乐意。你死守着这点不放,非要端着,有些身份低微只管往上爬的人不顾这些。谢听澜出嫁,谢家肯定要陪两个丫鬟去,你是想做第二个,还是想做第三个、第四个?”
“这头几个的意义和后面的可没法比。别怪哀家没提点你。”
赵文锦咬着下唇,费劲了力气点了个头,“长乐知道了。”
卫氏几人在前堂等了没多久,太后领着赵文锦来了。
几人一齐行礼,“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往上首走去,摆摆手道:“又不是在宫里,不必行这样的礼。都坐吧。”
太后发了话,几个人才起身,陆续坐下。
谢听澜按照顺位坐在卫氏下首,对面的第一张位子空着,赵文锦本想去坐,太后便指着那个位子说:
“晋阳坐到这儿来,离哀家近些。”
赵文锦呼吸一滞,眼里不可避免的浮上一抹愤然之色。
太后淡淡扫了她一眼,说道:“长乐就坐晋阳身边吧,你们俩以前有些误会。长乐是哀家的侄孙女,晋阳快要嫁给太子,便是哀家的孙媳妇儿,长乐的表嫂,哀家不想看到你们两个日后针锋相对,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