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2 / 3)
老人愿意和你商量,那就商量着来。
要是不愿意商量,还真能做到一言堂。
而且,这分法,虽然地分的少了,也没分到房子,但是东西都做到了公平分配,而且二老给了每个儿子一人一两银,要是省着点花用,重新置办一个新家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这个家分的,倒也还算公平。
金美玉打了人后也算是出了气,眼看人都被打趴下了,她就打算带人离开了。
眼看着分家已成定局,儿子儿媳着急自己的利益,但是娘家人这边却没那么着急了,眼看金美玉要走,就有人忍不住说。
“你们那孩子也不是我们弄伤的,凭啥要打我们?”
金美玉回头去看,说话那人却缩了,没看见谁说了这话,金美玉却也回答了他。
“不是你们弄的,也是和你们有关的人弄的,你们不是连襟就是姻亲,你要闹的时候,要是顾忌点小孩子,能让我家孩子受伤吗?”
“你这是不讲道理!”
“对,我就是不讲道理,我家孩子被伤成那样,我和你们讲什么道理!”
有人还想说,却被小六的龇牙给下回去了。
金美玉也瞪了说话那人一眼,随后一挥手,一群孩子在拿着棍子的金美玉的带领下,就这么大摇大摆的离开了。
暗地里窜等老人分家成功的赵小花也功成身退了。
金美玉因着孩子头上大包的事情,过来打了他们一顿。
暗地里,赵小花也用这种分家方式,暗地里摆了这群人一道。
别当分家就是件好事。
有钱分家那是享福,没钱分家那才是受罪呢。
虽然一两银看起来很多,实际上却没良田有用。
那一两银,他们必然要拿来盖房子,掏空了他们的小金库不说,说不准还要和其他人借一点。
分到的那点田,种出来的东西,自己吃都还不够,更别说还钱了,日后家里的吃穿用度都需要花钱,各种东西还需要重新置办,不说别的,光是那口大铁锅,价格就不菲,他们每家都要重新置办一口。
等房子盖起来了,之后才是苦日子呢。
身为奶奶,自家孙子脑袋被磕成那样,她怎么还能好心的为罪魁祸首们着想?
当然,赵小花也没真的让这群不孝子孙没活路,就这种分家方式,要是吃苦耐劳的坚持三四年,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赵小花功成身退,准备回家看一眼受伤的孙子,却不想扑了个空,金美玉金满肉金满油金满谷都不在,家里就剩下柱子珠子和二饼看家,两个没手上的孙子已经不哭了,正被珠子哄着睡觉呢。
“小姑带着孩子去看病了。”
“看啥病?”赵小花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后,她就没再多问了。“去李大夫那去了吧,小娃子还挺有钱。”念叨了这么一句,赵小花居然甩甩手又走了。
她要马上回娘家去,今儿赵家这事给了她新的启发,要是能办成,到时候她就不用一直住在娘家了!
赵家欠赌坊的钱还没还上,赌坊后来又来了两次人,不过这一次赌坊来人没像之前那样乌泱泱来一群人,就来了一个主事的和两个护卫,也没有用强,而是拿出借据给赵家人看,白纸黑字,手印画押,如果不还钱,他们就要去官府告他们。
钱还是要还的,除非他们真的能眼睁睁的看着二老去死。
其他人不好说,赵小花肯定不愿因。
好在赌坊也知道不能把人逼得太紧,还钱的方式也变成了每个月收一次,但是这对他们家来说,依旧是不能承受的。
赵小花风风火火的走了,金美玉带着人,孩子让三丫抱着,驾着牛车去了李家村,去找李大夫了。
孩子一直在哭,金美玉已经尽可能的坐到离孩子最远的地方了,但是孩子依旧在哭,也不知道是疼得,还是金美玉不被婴孩喜欢的特性在起作用。
牛车摇摇晃晃,太阳都快下山了,他们才到李家村,离老远就瞧见李大夫站在院子门口往他们这边望,到不是李大夫神机妙算,掐算到了自己有病人,而是孩子的哭声实在是太大声了,离老远就听见了。
李大夫也没等牛车赶过来,就出了院子快步迎了过来,到了牛车边上,连忙把孩子抱了过来,不用其他人说,他就发现孩子脑袋上的大包了。
他把孩子抱住,伸手拍了拍,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根银针,银针准确的扎在孩子的脑袋上,轻轻捻动,渐渐的,孩子止住了哭声,甚至抽抽噎噎的进入了梦香。
李大夫把银针拔出,转手又不知道收到了什么地方。
“这是怎么弄的,怎么能让这么小的孩子摔着?”
孩子已经一岁多快两岁了,农家孩子,这个时候已经很皮实了,但是伤在头部,就很让人担心。
“李大夫,我家孩子没事吧。”
李大夫对着金美玉这个小娃娃也说不出什么重话来,最后只能说。
“我先看看,要是没事的话就没事。”
说着,就抱着孩子往他家去了。
金美玉从牛车上跳下,跟着李大夫去了,作为哄孩子被带上的三丫,也跟着跳下了牛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