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返市(1 / 2)

加入书签

谢庭运王若兰夫妻育有两子,长子谢文楼,次子谢文阁,谢文楼与母亲王若兰一样不具备先天灵脉,无法修行,在俗世经营生意。

次子谢文阁身具灵脉,修行天赋极佳,性子坚韧不拔,在谷中的精心栽培下,十八岁修为就达到周天后期,在修行界年轻一辈里也是翘楚,只可惜谢文阁在炼丹一道上没有继承父亲的天赋。

谢文阁被谷中寄予厚望,他自己也有精进之心,此后为磨砺心性,开始独自外出游历,寻找那一气化先天的机缘。

师娘王若兰驻颜有术,在陈松看来完全不像两个孩子的母亲,而且这两个孩子比陈松年纪还大。

修行界中也有一些驻颜的功法,多被女性修行者推崇,师娘王若来并不能修行,可见这一切都是师父谢庭运的功劳。

后来陈松才知道,这个面容古拙不苟言笑的师父,为了讨好师娘王若兰,炼制的第一炉三品丹药就是对修行者相对有些鸡肋的驻颜丹。

师娘王若兰凭借驻颜丹的神奇功效和日常的护理保养,在快要知天命的年纪容颜仍旧如同未逾三十的少妇一般。

在师娘王若兰身上亲眼见证了丹药的神奇作用,也让陈松更加坚定了学习炼丹术的决心。

陈松自知境界虽然到达了凝神境,可是想要继续晋升离不开水磨的功夫,就像师父谢庭运已经在这个境界浸淫十几年,才到达凝神境的后期,直到此时尚未触摸到通玄境的门槛。

在这片天地元气几近枯竭的时代,只有站在修行界的顶端,依靠大量资源,才有可能冲破那一丝桎梏。

正式拜入谢庭运门下,陈松得以传授真正的炼丹法诀千金抱朴诀,此诀乃是千金道人所创,控火淬丹,运转魂力乃是一等一的法门。

传闻千金抱朴诀修习到高深处,可将魂力操控到精深奥妙细致入微的地步,提高炼丹水平自不必说,甚至还能操控魂力杀人于无形。

对于现在气海被封一身战力丧失七七八八的陈松来说,也需要几项护身保命的手段,好在陈松现在达到了魂力能够外放的凝神境,让谢庭运省了不少心思,直接将一本宝鼎经扔给陈松了事。

宝鼎经开篇第一页就是炼神法门宝鼎观想法,不同于孙瑶拿给陈松的那幅画还需参悟,经书上的这尊宝鼎清晰自然,跃然纸上,望之自有一股厚重意境。

若是刚开始修炼神魂的修行者,修习宝鼎观想法时需要在脑中慢慢勾勒宝鼎的形象来观想,这期间需要不断的校正更改直至完善,错误麻烦弯路自然是少不了的,若有明师灌顶传法,直接将宝鼎的完美形象灌注脑中,这些问题就能很好的避免,譬如田七胡柴两位师兄,就得到过谢庭运的灌顶。

谢庭运看似只是传给了陈松一本经书便放任不管,实则是他清楚修为到了凝神境自有玄妙手段。

且不说陈松现在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谢庭运传下的这本经书,只要陈松能够分出一缕魂力进入其中,自然能够得到经书的奥妙,比之灌顶传法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毫不逊。

宝鼎经中所绘这尊药王鼎与陈松在画卷上参悟的略有不同,相较而言宝鼎经中这尊药王鼎历经诸代先贤完善,感觉更加完美一些。

经中的宝鼎古朴自然,三足两耳,鼎身华盖之上铭刻着诸多图案,鼎身之上有山川地理,有江河湖海,有花鸟虫鱼,有飞禽走兽,华盖之上有文明起源,有星空浩瀚,简直包罗万象,让人不自觉沉浸其中。

观想此鼎之时,药王鼎身散发着定鼎一切都浑厚意味,与元辰真神道中瀚海明月的波澜壮阔各有玄妙。

宝鼎经中后面几页所载的是神魂运用法门,譬如怎么运用魂力干扰他人视野,怎么运用魂力影响对方精神制造幻境,怎么隐匿自身的气息,怎么运用魂力进行攻击等等。

陈松虽然修行时日不长,可是却亲身体验到了修行界的残酷,修行界的规则不同于俗世,除了宗门戒律并没有通行的规则约束。

修行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也很原始,道理不通,通常会用拳头来打通,大道至简,不过如此。

所以陈松修行的很刻苦,很认真,他不想碌碌平庸,也不想别人拿着拳头来给他讲不喜欢的道理。

陈松在镜湖养伤修行的这几个月,修行界前所未有的混乱起来,不同于往日的暗潮汹涌,这次可以称得上大动干戈。

七宗、魔门、圣山甚至是沉寂消失许久的门派也浮出水面,平静许久的江湖,抵不住人心的躁动不安。

不过不知道各宗门是不是出于磨砺门人的目的,修行界中目前还没听说有哪个先天高手出手的消息。

药王谷和月华门此后又有数次交手,各有胜负,孙瑶和李师兄大部分时间不在谷中,陈松猜测他们估计也是在忙于此事。

转眼到了腊八,镜湖畔四季如春,可是毕竟到了寒冬时节,湖面还是会有丝丝轻寒缭绕。

陈松站在竹阁前坪,感受着湖畔绿树红花放缓的生长进度,头顶青天白日转淡的光影温暖,心神不自觉的飘向北方。

生活在这尘世间,心中难免有所牵绊,而立身在社会,每个人都有他的角色。

“该回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