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仁义之剑?(2 / 3)

加入书签

“当真如此吗?”

刘备顿时一喜。

若是能解决庐江世家的麻烦,那他离开庐江前往江夏的压力倒是小了许多。

至少不用背负一个言而无信的骂名!

“当然!”诸葛亮点头。

于是,刘备立刻露出了热络的笑容,走过去亲热的拉起了诸葛亮的大手。

“孔明,我并非是在生你的气,而是在气那曹贼设计害我。”

“来,快快坐下,与我谈谈我们该如何行事。”

在刘备的热情下,诸葛亮心中原有的一丝不快顿时烟消云散,笑着点点头,开始解释起来。

“主公,庐江世家迎奉你为庐江太守,所图的不过是名利二字。”

“其名,自然是希望借主公之手,全自家声望。”

“其利,不外乎是加官进爵,赚取钱财。”

“正如主公当时答应庐江世家的那般,只需加倍偿还各大世家即可。”

“主公想想,你前去江夏,毫无根基,若是能带着这群世家前去,到时候一郡之地的官职,足够安抚这些世家了,而且江夏更加富庶,想来这些世家也不会拒绝的。”

“如此做,还能尽快掌控江夏,对主公也没有任何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诸葛亮说完,刘备就笑着点点头。

的确。

他根基浅,若无世家支持,短时间内很难掌控住江夏。

而有世家支持就不一样了。

能大大的加快他控制江夏的速度。

但很快,刘备就皱起了眉头。

“只是恐怕并非所有的世家都愿意前往江夏,我终究还是要得罪一批人。”

“更何况若是如此做,江东那边恐怕也不好向孙权交待。”

诸葛亮无奈一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那曹贼之计太过于阴毒了,我们总要有所舍弃,才能全身而退。”

“若不如此做,损失只会更大。”

刘备叹了口气道“也只能如此了,唉,希望到了江夏之后,能尽快的稳定下来吧,别再闹出什么麻烦了。”

“主公放心,我定会全力相助。”诸葛亮自信一笑。

“嗯,到时候还要麻烦军师和士元。”刘备点点头,吩咐道,“那就劳烦军师下去准备吧,越快越好,我打算花几日安抚庐江世家之心,然后尽快先行一步前往江夏,稳定局面。”

“诺。”

诸葛亮拱手应下了。

转眼便过去了三日。

这日正午。

刘备带了一万兵马,运送大量粮草,辎重,并且携带世家子弟,先行一步赶往江夏。

因为他早就收到消息,甘宁把江夏城中的粮草,辎重都运走了。

他必须要从庐江抽掉过去,才能稳定局势。

至于庐江城中的粮草调走之后,江东怎么办。

却不是刘备能考虑的了。

反正江东六郡都是产粮之地,想来是不缺粮的。

他此次暂时“借”走庐江的粮草,待今后江夏局势稳定,粮草丰足后,再还给江东便是。

忽然!

一名斥候驾马跑来,开口喊道:“主公,前方有江夏百姓前来,说是要为主公敬奉万民书。”

刘备闻言顿时大喜。

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整理,便匆匆策马赶去。

毕竟,万民书事关名声。

他不得不重视啊。

想当初他主政徐州,当地百姓就为他写了万民书,从此让他名声大振,仁义满天下。

而这一次他还没到江夏,万民书就来了。

可见,江夏百姓对他的期待。

这是盼着他这个皇叔前去呀!

想到这一点,刘备就忍不住心中激动。

若百姓皆是如此,则.民心可安。

而他刘备之名,也将再一次响彻天下。

不多时。

在斥候的引领下,刘备就见到了三个面色有些蜡黄的老丈。

旁边还有一辆牛车。

只是那黄牛显得也有些干瘦老迈,看上去倒是有几分可怜。

刘备顿时生出了恻隐之心,冲身边侍从吩咐道:“去端些热汤来。”

“诺。”

待侍从去准备后,刘备才翻身下马,简单整理了一下仪容,然后就快步朝三人走去。

“见过刘皇叔!”

三名老丈一看见刘备,慌忙弯腰行礼。

“快快起来,三位如此,不是折煞我吗?”

刘备大笑着扶起三人,然后郑重的朝三人行礼:“左将军刘备,见过老丈了。”

论年纪,这三人都可以当他爹了,行一礼倒也不算什么。

更何况,如此还能树立他爱民如子的良好形象。

果然。

他如此姿态,顿时让三人欢喜起来。

“传闻皇叔仁德,果然如此。”

“是啊,看来我们这一次是来对了。”

“跟着皇叔,我们终于不用再饿肚子了。”

三人大笑着。

刘备心中则是窃喜。

“三位老丈赶路累了吧,快坐下休息片刻,我已经命人准备了热汤,喝完我们再行赶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