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秦始皇的惊喜(2 / 3)
张。
白色的纸张被折叠了三次,压成薄薄的一层,杜绝了有人在里面藏匿兵器的可能性。
别说是匕首短剑,就算是一根针,藏在里面也会被发现异常。
尽管如此,李福还是将这些纸张举了起来,交给了皇帝身边的宦官。
在宦官打开检查、确认没有毒药、没有暗器等东西之后,才交给了始皇帝。
始皇帝也不会因为李福是无双的下人,便给他能够将物品直接交给皇帝的权利。
从宦官手上接过那一叠纸张,在入手的瞬间,始皇便发现了这东西和传统用以书写的绢布的不同之处。
比绢布更硬、更容易造型,似乎书写起来也更加容易。
不过,具体的还要先实验一番。
“无双想要给朕的,就是这个?”
始皇问道。
“陛下,并非如此。
公子想要给您的并非是纸,而是纸上所画的东西。”
王琦回答道。
原来这东西叫纸么,不知道是谁弄出来的,大概是无双的手下人吧。
毕竟,以前六国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东西,就算是天下之主的嬴政,也是第一次见到这名为纸的物品。
纸张虽然比绢布更硬、更容易定型,但是也比绢布更容易被撕裂、损毁。
始皇第一次接触纸张,打开折叠的纸张时便因为用力的问题,撕下了一个小角。
不过好在这一片角上没有书写绘画任何内容。
之后,始皇也更加小心了一些,甚至有些小心过头。
最终,第一叠纸张被打开,露出了其中所绘画的东西:
马鞍、马镫、马蹄铁,以及后世的马刀!
正是无双给自己的队伍所配备的马上三件套与武器!
纸上,还有无双所留下的字迹:
在于匈奴交战的时候偶然有所感悟,大秦骑兵之所以无法与匈奴相比,除了因为匈奴从小在马背上生存之外,也有大秦骑兵不习惯骑马时那种双脚无处借力的感觉。
因此,无双在几次实验之后,发明了马镫以及配套的马鞍。
至于马蹄铁,则是因为无双在匈奴草原中跑坏了马蹄,所以生出了给马蹄穿鞋的想法。
而马的蹄子实际上组织和人的指甲类似,即便是有钉子钉进,也不会有损伤以及痛苦。
在有了马鞍马镫马蹄铁之后,大秦骑兵的作战能力可以呈现巨大的增长。
这些东西都已经在草原战场上验证过,始皇帝想要亲自看看效果也相当容易,无论是马镫马鞍还是马蹄铁,都是很容易就能被制造出来的东西。
看着图纸上的马上三件套,以及无双写在纸上的各种注释,始皇帝嬴政双眼之中异彩连连,没想到无双还给自己准备了这么一份大礼。
虽然这份礼物是在打完了匈奴之后才呈现上来的,但里面也说了这些本来就是无双在打匈奴的时候产生的偶然发现,最终由此而发明出来。
而且,就算大秦和匈奴的战争结束了,这些东西也不会失去作用。
大秦周边,可不止是匈奴一个敌人。
根据情报来看,之前被匈奴差点打废的东胡,最近似乎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一直在对大秦磨刀霍霍,似乎随时准备干一票大的。
大秦西方,和犬戎的战争始终都没有停止过。
大秦南方,百越之地还在等着大秦去征服去开发。
而始皇帝也并非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君主,无论是手上功夫还是马上功夫,嬴政实际上都相当了得。
马蹄铁不论真假,单单是马镫和马鞍,在看到这两样东西时嬴政便可以想象出来,他们的存在可以给马背上的骑兵提供何等程度的帮助。
虽然恨不得现在就去找人将这三样东西制造出来,但嬴政还是忍住了心中的冲动。
不说他的桌案上还有等待着他处理的一大堆奏折,除了这马上三件套之外,还有一份图纸等着他看呢。
这些,都是无双的心意。
实际上,也多亏无双在画这些图纸的时候,给他们都编造好了一套合理的来历。
始皇帝一看图画上的各种注视,也能瞬间联想到无双在发明这些东西时候的“想法”。
第一件,是用以增强骑兵战斗力的马上三件套,以及配套的马刀。
而第二件图纸上画的,并非是兵器,而是一件农具:曲辕犁。
曲辕犁的图纸上,无双同样做了解释:
在行军从咸阳到上郡的途中,士兵们经常可以看到田间劳作的农夫。
农夫们使用的传统直辕犁,需要二牛抬杠,既两牛相距约七八尺,中间横抬一杠,杠后接续辕犁。
一人在前面牵牛,一人压在杠上,脚踏直辕犁,控制入土深浅,最后一人扶着辕犁把。
两牛三人,才能完成耕作。
而直辕犁之所以操作如此麻烦,是因为它的犁头直上直下,吃土不深,而且很容易随着牛的拉动而脱出地面。
同时,直犁拉动相当费力,至少需要两头牛。
而曲辕犁犁头仿佛鱼钩,不仅能钩入土中、增加吃土深度,更是可以减小受力,理论上一头牛就能拉得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