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皇族的角度(1 / 2)
豫章,南昌。
自从在会稽被孙策击败之后,刘繇在江东之地难以立足,麾下的将领张英、樊能等人纷纷战死,手下再无可以带兵的将领,刘繇只能在许劭,也就是许子将的建议下逃往豫章,正好当时豫章太守周术病死,太守之位空悬,刘繇就以扬州刺史的身份领豫章太守,也算是名正言顺。
只不过和扬州其他地方比起来,豫章不如会稽地广,却比会稽更加的人稀,刘繇在这里慢慢地休养,却也找不到什么人,手下的孙邵、是仪等人虽然都算是颇有才华,却也没法在一个人丁不旺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的事业来,所以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刘繇困顿于南昌,手下依旧只有数千人马,治下的民众也不过数万而已。
幸运的是,因为刘备开始进入江东,孙策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庐江的刘勋也没敢四处进攻,刘繇这种人,也许打仗不行,治理地方却算是一把好手,慢慢地招抚流民,开垦土地,也让豫章恢复了一些生气。
就在这个时候,刘勋的求援书信,到了刘繇的手中。
刘繇这时候已经病重了,他年纪本来就不小,又是山东人,来江南之地本来就不太适应,又是连年作战,所以尽管才四十岁出头,他的身体,就已经非常的不好了。
听到刘繇的召唤之后,孙邵于是仪就来到了大堂上,刘繇现在也就他两个手下了,之前那批将领已经在和孙策的战斗中全部战死,而提议他来豫章的许子将,也在两年前病死。
“刘勋来信,言王易大军进攻庐江,他不能抵挡,所以请我出兵去救他。之前也有军报前来,王易分兵攻打庐江,三日间,就取了庐江三座城池,然后合并攻打舒县,同样只用了数日,就攻破了舒县,刘勋仓皇逃窜。所以问下二位先生,我应该如何是好。”
听了刘繇的话,是仪并没有做声,而孙邵则是站了起来:“主公,虽然我们和刘勋之间关系不好,然而现在江东已经大部分落入刘备之手,仅有庐江刘勋、丹阳孙策和我们罢了。如果我们三家能够同心协力,借助江东广阔的土地,尚可与王易周旋,如果不闻不问,坐等王易各个击破的话,那么王易最多两年,就能够占据整个江东!”
刘繇微微点头,然后转向是仪,是仪却继续一言不发。
孙邵又说了几句,看到刘繇也没有下定决心,于是就叹息了一声,对刘繇拱拱手,告辞离开了。
是仪也跟着孙邵一同离开,然而出门之后,却并没有远去,而是找了个机会,又回到了刘繇面前。
“子羽去而复返,必有话教我。”刘繇似乎并不奇怪是仪会回来。
“正是如此。”
是仪坐了下来:“主公,您在江东已经这么多年了,您觉得,江东是继续分裂下去的好,还是姓刘的好?”
“那当然是姓刘的好。刘备虽然出身可疑,可是现在却是名正言顺的皇叔,江东让他来占据,总比孙策这些人占据要好。刘备占据江东,那江东就会继续是大汉的一部分。可是长绪他……却似乎并不这么想。”刘繇叹息道。
“主公,长绪和我,都是从青州就跟着您一起过来江东的,忠诚方面,长绪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只不过,他对刘备地盘上的那些做法,应该是不同意的,毕竟他出身大族。刘备的那些做法,等于是挖士族的根啊。”是仪叹息道。
“正是如此,可是站在皇族的角度来看,这才是让天下更稳定的好办法。光武帝中兴以来,士族与豪强逐渐结合,尾大不掉,已经极大地威胁到了皇权!刘备的做法,正是解决这一做法的良方。”刘繇道。
“这一点,天下的有识之士,已经都看到了。刘备现在已经是虎踞东方,至少也是天下三分的力量,理应天下景从,至少各大族,会派出自己麾下一部分出色的子弟,加入刘备麾下的,可是到现在呢?没有,那些高门大户,没有一家的子弟加入刘备麾下的,除了一个崔琰--他还是因为离不开青徐之地才加入刘备麾下的,其他人,不是良家子,就是普通人,连寒门都没有多少。”是仪叹息道。
“所以作为皇族,还能不警惕吗?真要是依靠大族的力量才能取得天下,到时候这个天下,会是士族的,还是我们刘家的?”刘繇咳嗽了两声,然后道。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士族们现在已经察觉到刘备在徐州和江东的做法,会影响到他们的地位,在徐州和江东,他们没有什么能力对抗,所以他们会尽量地让主公你出兵和刘备父子对抗,长绪正是因为看出来这一点,所以才坚决地让主公
您出兵,如果您同意出兵,我想就连在荆州,也会有兵马过来协助我们的。”是仪道。
刘繇先是一愣,然后大怒。
“刘景升安敢如此?”刘繇怒道。
“主公,刘景升未必敢这样,可是荆州的那些大族,偷偷地拼凑一下私兵,组织一两万的精锐,十来个能征惯战的将领,那还是不难的,只要您点头,我想,长绪就会给您带来足够多的援军。”是仪道。
“此事我定然不会去做。”刘繇坚决摇头:“我已经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我不想没有面目去见我刘家的列祖列宗!子羽,你是怎么想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