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大明皇家军官团?(2 / 3)

加入书签

朱由校记得崇祯皇帝曾经整合京营和腾骧四卫,组建了勇卫营,这勇卫营在历史上还是有点战斗力的。

“将来那些世子们被训练出来后,朕大算让他们去京营中当军官,这训练勋贵世子的事情,朕就交给张爱卿了。”

张维贤乃英国公,在京城的勋贵中是有不错的声望的,让他来训练那些顽固子弟,朱由校感觉是挺不错的。

“老臣明白。”

说起勋贵,朱由校有想起了大明另一个特殊的群体:宗室

那些二十多万当猪养的宗室了,朱由校想到了如何处理这些宗室们的好办法了。

“张爱卿,朕不知道爱卿敢不敢管宗室呢?”朱由校对着张维贤开口道。

什么管宗室?不是在说京营和勋贵吗?怎么扯到宗室上面去了?陛下啊,思维不要这么跳脱好不好吗?张维贤在内心嘀咕着。

“陛下,这是何意啊?”

“我大明的宗室和勋贵们一样,朕认为要改。”

本来大明的藩王,在老朱的安排下,都是有兵、有将、有实权的,让诸王来拱卫朝廷的。

可是,被建文那被文官忽悠瘸的傻孩子要削藩,而且脑残操作不断,使得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并成功的取得了皇位。

而朱棣当上皇帝后,就把藩王们当猪养了,权利收回,就连出行都有人盯着,毕竟,朱棣也怕有人学他靖难造反。

从此,大明的藩王们的乐趣只剩下了为爱鼓掌,使得大明的宗室越来越多,这些多出来的人还不参与生产和工作,勋贵们身上好歹还有些差事,可是大明的宗室们,就要全靠大明朝廷出钱养了。

可现在的大明朝廷财政本就不咋地,辽东更是一个大窟窿,朝廷却还要出钱去养着二十多万头猪。

况且,朝廷的俸禄能不能到低沉宗室的手里还是一会事呢,朱由校知道大明低层的宗室的生活水平和顶层的宗室可谓是天差地别。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完美描述了大明宗室的现状。

“陛下,认为该怎么改呢?”张维贤问道。

“以后郡王之下,不封爵。”

张维贤大吃一惊,这就说明那镇国、辅国、奉国将军和中尉这六个爵位都废除了?那受到影响的人数,都要十多万了。

“陛下,可是想好了怎么安顿那些宗室了。”张维贤问道,这些人都是和朱由校沾亲带故的,如果处理不当,那数十多万人闹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朕想好了,让他们参军!”

参军吗?那怪陛下问自己敢不敢训练宗室呢,张维贤开口问道:

“陛下,数十万人宗室都让其参军吗?”

若是这样,那大明的军队会多出数十万人数。

“陛下是想让我大明的宗室全部和勋贵们一样进行军事训练,之后让他们当军官吗?”张维贤问道。

“朕是想让大明的宗室们当军官,可是我大明的宗室太多了,都去参军,那大明的军队岂不是要乱套了?”朱由校说道:“所以,只从中选出适龄的,年龄就选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宗室,训练其成为一名军官。”

这样一来,人数也不会太多了,除去女性宗室,和一些年纪不符合的宗室应该能选出一到两万多人。

再在其中选出身强力壮的,应该还会在刷掉一些人,就算只剩下一万人,加上勋贵子弟,朱由校觉得可以了,之后三德子靠着十万防卫军撑起战时的百万大军,那自己靠这一万多人,加上一些老兵,撑起十多万大军还是可以的。

朱由校将来还要把他们分为陆军和海军。

名字朱由校都想好了,大明皇家军官团。

“那陛下,其他的宗室呢?”张维贤接着问道。“那些上了年纪的宗室和女性宗室呢?”

“朕打算,将他们都其中起来,建立一些工坊,让他们去干干一些手工活,”

一些上了年纪的宗室没有力气,那就让他们去干干一些简单的手工活了,女性宗室也是如此。

一些有学问的,可以去宣传司工作,反正朱由校不想白白养一些不劳动的废物。

朱由校记得貌似在明末一些有能力的宗室还是能当官的?那也不错

“至于其他一些身强力壮的宗室,朕真正的想法是让他们出海!”虽说之前朱由校跟魏忠贤说了想让他的侄子出海,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刚好大明的宗室的人那么多,不去为大明做出贡献太可惜了。

“像郑和太监出海?”说道出海,张维贤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个在永乐年间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

“可以这么理解,朕想让他们进行海上贸易,把我大明的货物卖到西方去。”

“陛下,恐怕会被人说与民争利啊。”张维贤一脸担忧。

“嗯,朕就是要与所谓的‘民’争利!”朱由校斩钉截铁的说道。“爱卿也是知道隆庆开关后,大明朝廷获利之少。”

“而民间出海走私现象络绎不绝,那些家伙不纳税,这给大明朝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朱由校明白海贸的利益是巨大的,所以,朱由校是不可能放弃这么大的一块蛋糕的,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况且,现在是大航海时代,大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