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妙不可言(1 / 2)
内心深处,屈雨时并不愿意“点映”。
道理,屈雨时全部都懂,但即使说得再好听,选择点映就是一种退让一种低头,承认自己无法正面对决的退缩;按照他的性格,他还是想要和“老板超速”硬碰硬,决一死战,哪怕是输也要轰轰烈烈。
可是,屈雨时也知道发行电影不是儿戏,意气用事是愚蠢而鲁莽的,明摆着流光影业就把他们架在火上烤,然后他们还傻乎乎地撞上去,这不是热血、而是犯傻——而他早就已经过了中二的年龄了。
所以,屈雨时还是给出了“点映”的方案,只是内心深处依旧憋屈得不行。
一直到今天。
屈雨时才知道,原来点映不见得就是避其锋芒,还可以是开辟全新战场。
如果陆潜的策略能够成功,那么蓝鲸影业就能够为“突袭”打开另外一个局面,完全不需要和“老板超速”在同一个层面竞争,而是上升到复古动作电影类型的高度,为整个行业带来一缕清风,整个格局就已经截然不同了。
最最重要的是,如此一来,流光影业的“捧杀”也就能够消弭于无形,然而进一步引发观众对“突袭”的期待。
当然,如此策略也不是没有风险的,因为“突袭”可能就要扛起类型电影的复兴大旗,期待值同样会节节攀升,一旦电影成品质量低于预期,也同样会承受反作用力哦的负面影响。
“难怪复古动作电影已经消亡。”
“就这质量?”
“吹牛皮也要掂掂自己的斤两。”
诸如此类等等。
但整体而言,因为复古动作电影已经沉寂太久太久,观众难免会更加包容,期待值应该会调整到六十分,只要“能看”、只要“及格”,他们就愿意送上掌声,然后期待着“突袭”能够成为类型电影复兴的开端。
对于“突袭”来说,这样的压力本来就是电影应该承担的重量。
屈雨时真心实意地发出赞叹,啧啧称奇地传递出情绪的汹涌,对陆潜的奇思妙想表达强烈的敬佩,全然忘记了平时谈起陆潜总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修仲均能够感受到会议室里汩汩沸腾的声响,但他在短暂的惊叹过后,思绪又进一步延伸了出去。
“导演,也许我们能够好好利用这次回顾展,找回和院线谈判的主动权。”
“嗯?你打算怎么做?”
“故技重施。”
修仲均给出了一个又简单却又意外的答案。
就在短短半年前,“解除好友”就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以穹顶影院为起点,超脱影院进行小范围放映,然后因为惊人的票房数字而吸引到其他大型院线的关心,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公映。
现在“突袭”也可以如此。
在修仲均看来,他们可以和超脱影院展开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整个复古动作电影回顾展的活动,回顾电影清单全部由陆潜挑选,然后双方寻找每个城市最适合的电影院,一步一步地展开宣传。
正好,回顾展的概念和设定也能够完美契合超脱影院的形象,而且由农晨杰牵线搭桥,双方合作的诚意也足够,哪怕需要超脱影院牺牲一些放映新电影的时段,但每座城市只是选择一到两间电影院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至于其他院线,他们晾着蓝鲸影业,同样蓝鲸影业也晾着他们。
等到回顾展全面铺陈,然后“突袭”上映,票房取得优秀成绩之后,供求关系的平衡就会被再次打破。
而且,如果“解除好友”和“突袭”两部电影的票房相继大爆特爆的话,蓝鲸影业在谈判之中也能够占据更多上风。
但如果“突袭”票房失败了呢?
其实也没有关系,反正陆潜收购桥水影业的时候,整个发行渠道、院线合同都是一起打包收购过来的,他们只是需要再继续谈判一下细节而已,但不用担心院线会撕毁合同拒绝发行蓝鲸影业的电影。
也就是说,总是有回旋余地的。
陆潜的计划,不仅能够让“突袭”重新赢得主动,而且还能够让蓝鲸影业重新赢得主动,可谓是一举多得。
修仲均把自己的想法构思全部阐述完毕之后,陆潜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沉吟了一声。
“嗯。那么就交给你了。”
这份信任,无形之中传递出来,沉甸甸地压在修仲均的肩头,连带着屈雨时也为修仲均兴奋起来。
他们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两位老板没有在公司安插嫡系,也没有质疑或者为难修仲均的工作,不仅没有,而且全方位展现出来的信任和支持,让公司上上下下很快就正常运转起来。
不知不觉地,他们也开始习惯新公司的气氛。
但很快,第一项考验就要来了——
“突袭”。
其实,包括修仲钧和屈雨时在内的公司上上下下,如此紧张又如此焦虑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部电影。
不管怎么说,桥水影业成为历史,就是因为收益低于预期,难以为继;而陆潜收购公司之后的第一部作品,又选择了如此独特的题材,再加上流光影业的背后狙击,更是让电影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如果“突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