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前景蓝图(2 / 2)
尼西亚,因为拍摄纪录片入行,最擅长用场面调度和镜头剪辑来制造视觉冲击力,后来他还拍摄了“使徒”以及“伦敦黑帮”。
客观来说,“突袭”的剧情是可以无视的,但如果纯粹只是武术对决,那还不如观看拳击比赛或者武术对打呢,真正让电影焕发出生命力的,就是导演对于镜头的调度和画面的设计,行云流水地让观众进入电影世界里,感受着肾上腺素频频飙升的快感。
曾经在八十年代,动作电影风靡全球,不同风格的动作电影层出不穷,但后来类型电影就慢慢走进死胡同,类型电影似乎很难创新,也很难迸发出生命力,一直到“突袭”的重新登场。
2011年,“突袭”在多伦多电影节登场,引发观众的一片惊呼,可惜因为印度尼西亚电影的市场份额太小,全球推广困难重重,没有能够引爆票房,但制片人们还是纷纷看到了类型电影重新复苏的可能。
于是,一方面,“突袭”的改编版权很快就卖出去了;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电影公司开始筹备动作电影的脚步,“疾速追杀”就是这股风潮里诞生的一员。
陆潜就想着,如果由他来拍摄“突袭”,那么到底会呈现出一种什么效果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