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 掀起巨浪(1 / 2)
“哦?发生了什么?兰川又热闹起来了吗?”
显然,汤均一没有能够跟上行业的节奏,向陆潜询问了一句之后,又转头看向马达。
然后,汤均一就注意到马达微微涌动的眼神,虽然表情依旧保持平静,却还是能够察觉到其中的汹涌。
难道金雀奖真的有什么事情吗?
陆潜也没有嘲讽或者鄙夷, 语气依旧保持平静,就好像在讨论天气一样。
“哦,看来汤均一老师还没有听说兰川记者协会遭遇起诉的消息。八毫米的爆料,应该这两天就会跟上。”
起诉?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在深入事件之前,应该了解一下背景知识。
金册奖是由兰川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举办的,所以它也被称为“学院奖”,或多或少带着一点学术气息。
金雀奖则是由兰川记者协会举办的,由一群来自世界各地、长期在兰川驻扎、关注电影产业动态的记者组成, 以他们的视角对电影和电视做出奖项评选——
整体来说,记者们的专业素养只能说是一半一半,不能说完全没有,却也不能说非常专业;但是他们的真正优势在于人脉和信息。
颁奖季之中,他们行走于不同派对不同场合关注收集不同消息,然后对颁奖季的走势脉络进行把脉。
正是因为如此,金雀奖才赢得了风向标的称号,因为他们确确实实关注着学院评委们的喜好以及动向。
同样也正是因为如此,金雀奖一直被诟病没有权威性,全部都是根据业内风吹草动的消息来颁发奖项。
其实,关于金雀奖的争议始终就没有停歇过,“人际关系”、“长袖善舞”,这是一个褒义词也是一个贬义词。
哪怕在二十年前金雀奖如日中天的岁月,他们也一直是媒体的枪靶子,每年分蛋糕的颁奖结果更是每次都要被吐槽狠批一次。
更重要的是,学院成员足足一万多人,这也是金册奖权威的原因, 结果难以操控,只能引导和宣传;这个记者协会成员却不到一百人,所有投票结果都能够轻易操控,背后的肮脏利益交易始终客观存在。
但是,金雀奖为什么还能够屹立不倒呢?
一方面,娱乐至死。
没有人能够否认,金雀奖的娱乐性堪比爆米花,比起那些严肃的颁奖典礼来说要有趣多了。
另一方面,利益牵扯。
金雀奖就如同一个“中介”,接收消息又传播消息,然后悄无声息地引导风向,这已经成为整个颁奖季利益共同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既痛恨它又追捧它,兜兜转转,还是无法摆脱名利场的行业规则。
马达和张本卿的心态,基本就能够代表整个行业的态度——
他们当然不会为金雀奖“狂热”,但金雀奖却是通往金册奖最最重要的一个中转站;更何况,这是娱乐圈名利场,为什么要那么严肃呢?偶尔娱乐娱乐又有什么不好?
于是,金雀奖也就在争议之中一路举办多年, 转眼就已经来到了第七十三届。
一直相安无事, 但直到两天前。
七名记者联合起诉兰川记者协会,一纸状书就将金雀奖的幕后组织者送上法庭:
他们状告对方涉嫌阻扰具有资质的记者申请加入组织,并且三十年如一日地拒绝为协会增加新成员。
这,违法吗?
粗粗听起来,为什么有点荒唐无礼?
一个组织,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成员,是否接受全新申请,自然也应该由组织自己决策,这应该是公认的事实。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整个案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三言两语难以解释,但可以肯定的是:
起诉,并不是无理取闹。
其中一个重要的客观事实就是,“兰川记者协会”,名义上是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组成的非赢利性组织,但事实上,协会的诸多成员根本就不是记者。
没有任职机构,没有发表文章,没有采访资质,只有一个模棱两可的头衔,可能十年前二十年前写过一篇报道什么的而已;而且,一大部分成员现在也没有任何工作,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年评选金雀奖——
这让人不由怀疑他们到底是家里有矿,还是喝露水就能够过活?再不然就是……
形成直接对比的是,那些具有真正资质并且活跃在第一线的记者们,申请加入协会却屡屡被拒之门外。
而且,不是一次两次。
所以,原因到底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兰川记者协会是一个非赢利机构,通过各种慈善捐款维持机构的运转,所以民众有权利要求他们公开财务报告和款项使用情况,另外还有工作人员办公环境以及聘请状况等等。
七名记者的起诉,并不是没有依据的,但是否违法,需要法庭判断,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背后应该有猫腻。
这七位记者的动作,最终目的并不见得就是为了加入兰川记者协会,而是为了揭开幕后秘密。
一旦揭开,不管结局如何,场面肯定非常难看,毫无疑问是颁奖季的年度事件。
目前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