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独眼案(二)(2 / 3)

加入书签

袭解释道:“主要是机会。看有没有机会找到和自己一样喜欢吹牛皮的人。如果有,日常聊天都是几亿起步。”

小罗笑声中两人到达了伦敦南区刑侦部。

刑警职业诞生以来,刑警一直被公认为综合能力最强的警种。他们执着,专业,冷酷的面貌下带着一颗对真相追求的心,很多有志警官也以成为便衣刑警为理想。但这十年来,伴随着科技发展,摄像头铺天盖地的出现,刑警不再如从前那么受重视。很多优秀刑警人才被调动到网络与反诈骗工作岗位。

毕竟是福尔摩斯的故乡,很多从事刑警工作的人都有一颗福尔摩斯的心。最少在伦敦,刑警队伍还是留住了很多人才。这些人才不再执着于传统办案模式,显示出更多的办案风格。

比如梁袭接触的审讯心态侧写。早年刑警审讯策略,通过语言和语气来控制气氛和审讯过程。现在审讯除制定审讯策略之外,还制定审讯问题。有意义的问题,没意义的问题左右穿插在一起,通过视频回放和心里侧写,对被审讯者做出一个没有证据的推测。

刑警小组正在开会,边播放审讯录像,一名刑警边解释。他从审讯中发现一个重点:独眼在被羁押之前,已经知道蒙达死亡。

作为侦探的梁袭同意他的看法,并且看法更激进一点。根据独眼妻子所说,昨晚独眼回家后,一个人在客厅喝了几杯酒。妻子能说此情况,说明独眼日常回家不这么做。可能性很多,侦探资源有限,会直接确立嫌疑最大的可能,而后通过调查与推理来验证这个可能。

刑警说明告一段落,贝克向同事们介绍了梁袭,还有内政部的小罗,他们是都协同案件调查者。所谓协同案件调查者,他们可以不向刑警汇报调查进展,但是可以获知刑警的调查进展。他们工作就是从个人的角度去调查案件。

因为贝克,好多刑警听说过梁袭,小组组长请梁袭说下话。当然不是让梁袭慰问大家,夸奖大家,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没必要因为自己的礼貌去浪费别人的时间,梁袭一开口就进入正题:“我和小罗的看法有些分歧。从现场来看,很难解释独眼手枪被盗,枪手先独眼到达现场杀人的假设。我保守一些,不说我认为独眼是凶手,我认为独眼有事瞒着大家。”

梁袭道:“作为侦探,我的关注点可能和大家不一样。我关注的是独眼为什么请我协同调查?调查到现在,我始终认为独眼是凶手,并没有发现任何的意外惊喜。”除了律师,现在谁都不能单独私下见独眼。

一名年轻刑警问:“就整件事是否发现可疑?”

梁袭回答:“是的。”

梁袭提出了几点,他很小心,与会都是经验丰富的刑警,他内心有些紧张。第一疑点是小罗提出的消声器。独眼用自己手枪杀蒙达,说明没有预谋,但为什么会携带消声器?假设独眼有预谋,为什么会用自己的手枪?第二点,如果独眼不是凶手,他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不到五百米的停车场原因是什么?如果独眼是凶手,为什么在杀人后留在停车场内抽了一根烟才走?

第三点:如果独眼不是凶手,为什么在审讯中没有正面的回答审讯官的问题。如果独眼是凶手,在审讯中为什么不解释自己昨夜出现在公园而引发的各种疑问?

第四点:凶手和死者蒙达的关系很奇怪,杀了蒙达说明凶手不喜欢蒙达,但是蒙达有抽烟的时间,以蒙达履历来说,一根烟的时间他有可能完成反杀。一个讨厌蒙达的人为什么要给蒙达一根烟的废话时间?

这一点是基于蒙达身上没有香烟和打火机提出的疑问,这根烟十有八九是凶手给的。蒙达戒烟很多年。

组长道:“嗨,我们是让你解惑,不是让你提出更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大家一起笑。组长当然开玩笑,梁袭提出的四点疑问是本案的核心内容,是调查到目前为止案件存在的主要疑点。

贝克为自己朋友加油:“梁袭很擅长从疑点中分析出答案。”

梁袭看贝克:“我什么时候有这个擅长的?”我自己都不知道。

一名刑警举下手,站起来道:“我这边还有一个场外因素。我注意到独眼人脉很广,刀锋,mi6都有他的朋友。比如刀锋的伊莎和独眼在mi6共事最少超过十年。我刚才询问了几位同事,刀锋接手反恐办公室工作时,全程没有人问案件的进展。或许是他们纪律很好,或许有别的原因。”

组长问:“你认为案件与独眼的工作有关系?”

刑警点头。

组长道:“即使因为工作,独眼也没有杀死蒙达的理由。”

一名制服警察敲门进来:“有律师说要见独眼。”

组长很疑惑:“独眼没说要请律师。”

制服警察回答:“律师主动申请成为独眼的律师,手续都带过来,只要独眼签字,他就是他的律师。”

组长道:“他有见律师的权力。”

制服警察点头关门离开。

梁袭问:“不能窃听他们谈话内容吗?”

大家一起看梁袭,梁袭干笑:“不能啊!呵呵,我们可以调查下律师的身份吗?”

组长回答:“要见嫌疑人,律师身份必须写在明处,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