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早晨,徐烨和徐灿说:“徐灿,你带一队人去山上搜寻打听,我倒是要看看山匪在那个山头里藏着。”后面这句话带着几分不屑。

又继续说:“我带几个人去知县家看看,问下情况。”转看向站在旁边赵靖:“你和我一起去知县家。”

徐灿和赵靖同时弯腰抱拳回道:“是,大帅。”有外人时徐灿是不称呼徐烨为兄长的,徐烨也一样不叫她的表字或小名。赵靖是徐烨的亲信,除了徐灿,徐烨最信任的人,赵靖是个孤儿被徐刚收养,他和徐烨徐灿一起长大,一起练武读书,一起和徐刚进军营,不过赵靖性子冷,和徐烨兄妹两有很大的区别。

徐灿说完和徐烨对视一眼,拿起长枪,带着一对人去往山中打听去了,徐烨腰间配着剑,带着五六人去了知县家。

路上赵靖把那被山匪打劫的知县的信息跟徐烨边走边说:“这知县姓王名林,已经是不惑之年了,半辈子勤勤恳恳,本是前朝的官员,后来前朝日渐衰落,他眼光远投靠了皇上,大姜建立后,但他却不愿在朝廷里为官,便和皇上请奏到自己的老家做个小官。皇上应允了,又知道他老家那缺个知县,便命他到这里做知县,也算的上是朝廷命官。”

徐烨:“嗯,还有他为什么会被山匪打劫,这个打听了吗?”

赵靖:“嗯,打听了,王知县在他家还没被劫,便因为那群山匪太猖狂,在他的地盘上公然洗劫了一个小村庄,王知县便联合当地衙门,到了些许捕快打击了下山匪,但没打服,谁料那邦山匪很快就带着很多人来报复王知县,将知县府洗劫了,把王知县的女儿也给掳走了。”

徐烨带着丝生气的语气说:“太猖狂了。”

反问赵靖道:“衙门里的捕快都是死的吗?”

还不等赵靖回答徐烨自己就无奈的答道:“不过也对这群山匪人多势众,就连朝廷的命官也不放在眼里,更别说哪些捕快了。”

不一会徐烨就到了王林家,看着昔日气派的知县府,如今却被山匪摧残的萧条但不是威严。徐烨摇了摇头“唉!这群山匪。”

上前敲了敲门。里面的小厮出来询问“不知各位是何方人士,到知县府有何贵干。”语气客客气气的。

徐烨“定远候徐烨。”

小厮听到他是定远候“小的这就去禀报我家老爷。”转身向府里跑去“老爷,定远候来了。”

王林听到定远候来了想抓到救命稻草一样不假思索的说“快去把侯爷请进来”

小厮听了连忙跑去迎候爷,看着小厮的背影王林心想“定远候这时候来必定是为了那群山匪,我女儿也有救了。”

徐烨进到府里,王林立马迎上去叫了声“侯爷,大...”正想说些候爷大驾光临,蓬荜生辉等的客套话。

徐烨立马打断他的话“王大人不必多礼。”

王林也不再说些客套话招呼着徐烨坐下“小李,快去给候爷泡壶茶,”

就直奔主题“侯爷今日来想必是来询问哪些山匪的。”

徐烨“没错,我今日来就是来问山匪的,问清楚情况,我们才好制定计划剿匪和救你的女儿。”

“那日山匪劫贵府的前因后果,知县和我展开细说一下。”

王林:“两个月前那群山匪在不远处的郊外洗劫一个村庄,事情发生后,我便联合衙门和大理寺带了百来号人准备来一次剿匪,也确实打击到了那群山匪,他们消停了两个月,可谁知他们并不是真的消停,他们在等一个机会,就在七日前的晚上,山匪下山把我这知县府给洗劫了,哪些之前拿走了也就算了,他们还杀几个小厮,还掳走了我的女儿。”王林越说越激动,说到女儿,语气都有些哏咽。

徐烨“太过分了,还有其他的吗?譬如,你们有没有抓到了几个活口,问没问他们的老大是谁,哪座山头的?”

王林:“抓了的,在大理寺的严刑逼供下才说他们的老大是曹严,是猫耳山里的。”

徐烨“曹严,这人的信息你们知道多少。”

王林“曹严,民间都叫他地头蛇,他是这一带最大的山匪头目,好几座山头的山匪都以他为首,前朝还没倒时,这群山匪还没那么猖狂,可我大姜刚刚建立,他们就唯恐天下不乱越来越猖狂,侯爷您可一定要替我们出这口恶气,不能再让这群山如此猖狂下去,不然百姓不能安安心心的生活,我们这些吃百姓饭的官,要替百姓做主,还有我的女儿。”王林强压着心里对山匪憎恶和憎恨。

徐烨从王林说到后面时就感受到他对山匪憎恨。

徐烨“王大人放心,我既来到这,就定不会袖手旁观让他们继续猖狂下去,会让他们知道我大姜的子民不是好欺负的,一定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王林:“有您这句话就够了,候爷若是需要人手,知县府以及衙门和大理寺定然全力以赴。”

“这些人很快就能用得上。”

“这天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正准备起身王林就说。

“侯爷,要不留下来用完饭再回也不迟。”

“多谢王大人,饭就不用了,告辞。”

“侯爷再会,等山匪平定了一定要留下来吃顿饭,小李,快送送候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