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1 / 2)

加入书签

清官难断家务事。

也许,在长期的家庭暴力环境下,莲妹已经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也许,在她狭隘且封建的思维观念中,家里不能没有男人。

也许,她并不觉得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我国的法律,是有弹性的,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对于刑法刑罚中的判罚,比如三年以上七年以下,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罚。

而家庭暴力在我国的法律中并没有明确的处罚款项,既然莲妹不同意,并且也没表示出自己遭受家庭暴力的法律诉求,我们也就不能继续把景大开带走。

“是是是,我再也不这样了,我改,我一定改!”

经过我们警方的反复批评教育和调解之下,景大开深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自己以后一定好好对待莲妹,并且忌酒。而莲妹也表示原谅景大开,对他以前做过的事情既往不咎。

经过我们对莲妹的询问,一个月前景嫣走得非常急,除了景嫣身上穿着的衣物之外,再也没有带走任何东西。因为单宣和秦晶说,到宁州市之后,需要什么买新的就行。

我们采集了景嫣留在家中的鞋子鞋印,以及景嫣衣服上残留的头发,带回宁州市进行比对分析。

临走之前,乡镇派出所民警在莲妹身边,反复和她说着什么,因为距离比较远,我们并没有听清楚他们说的是什么,只是看见莲妹频频点头。

民警交代一番之后,他坐上了我们的警车。

警车发动,我们驶离了棓塔村。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莲妹的事情也是实在没有什么办法。”民警长长叹了一口气,喃喃道。

“景大开不是已经发誓了吗?他不是已经认错了吗?”黎梦坐在后排座,忽然探出脑袋,朝着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民警说了一句。

民警苦笑了一声,说道:“你们第一次来,不了解老景家的情况,这么多年来,家庭暴力已经是她家的家常便饭。我们去调查调解已经不下二十次了,每次调解过后,景大开都是这种态度,一边起誓一边发愿,但之后呢?唉……帮的了一时帮不了一世,有些事情,实在不是咱们能改变的。”

黎梦听完,愤愤地说了一句:“早知道是这样,就应该把景大开抓起来,他这可是犯法的行为!”

民警微微转头,对黎梦说道:“抓起来,之后呢?就算是判刑了,也早晚有释放的一天,释放之后,他们还是要在一起生活,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而且景大开判刑这几年,莲妹一个人该怎么生活呢?春种秋收,她一个人该怎么办?”

听到这里,黎梦沉默了,回到后排座坐好,摇摇头长叹一声。

这就是社会现状,这就是客观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60%的家庭暴力亲历者不会选择报警,但专家表示,实际性的数字,一定还要更高一些。

亲历者不选择报警的原因,抛开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让我们无奈的现实原因。

首先,大多数的家庭暴力,对方通常是亲密伴侣,这种情感上,让他们不会选择走法律途径。而且,在面对“受害者有罪论”的指责之下,她们会感到羞愧,甚至自责。

更加现实的是,一旦走了法律途径之后,自己会面对没有收入来源,以及自己无法承担整个家庭重任的情况。

除此之外,因为家庭暴力方面法律条文的空白,很多人不相信警察,因为警察首先做的就是调解工作,报警只会让自己的未来生活更加难过。

那是一种恐惧感,是绝望,也是无助。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带居住的人群,他们会面临社交孤立、语言障碍和歧视。只能默默承受,无法反抗,只能去接受。

家庭暴力,是我们不能选择性忽视的社会问题,更不是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对她们恨铁不成钢地指责就能解决的。

我们要关心的,是家庭暴力背后的多方面原因。

对于家庭暴力,特别是对于受害者不选择报警的情况,大家可以不理解,但是请不要伤害。

我们把和我们一同前来的民警送回了林轩县的派出所,并且要求乡镇派出所进行协查,对景嫣家进行长期布控,一旦发现,立刻和宁州市警方取得联系,并对景嫣实施抓捕行动。

一番沟通之后,我们就立刻驱车返回了宁州市。

路上,我们把这次在棓塔村调查到的情况,和还在宁州市对景嫣进行布控抓捕的刑警队队长王警官进行了沟通。

景嫣一个人在一百多公里外的宁州市生活,暂不考虑她是否有返回棓塔村家中的车费,单说除夕夜深夜时分,根本没有返回棓塔村的交通工具。即便还有飞机和高铁,但到达市区之后,如何返回棓塔村又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所以,我们一致认为,景嫣现在还没有离开宁州市。

可是,景嫣在宁州市无依无靠,她在作案之后,会去哪里呢?

王警官已经带着刑警队,对整个宁州市进行了严格布控,但到目前为止,依旧是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与此同时,林子凡也在带队继续调查郭浩达的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