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市长莫里斯(1 / 3)
西望洋角港的市长通常都从市政厅的公务员中选拔出来,然后上报市议会通过,所以一直以来市长都是市政厅最有威望和权利的公务员担任,这可以避免他在发布一些政令的时候,下面的公务员阳奉阴违,不执行下去。
所以一直以来西望洋角港的市政厅都是以高效著称,大量不需要议会通过的城建项目、法规政令都能够很好的执行下去,很少会出现政令堵塞的情况。
作为这个高效的市政机械核心,西望洋角港市长通常只能担任两届,每届三年,这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个人在这个位置待的时间太长,容易产生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只不过,现任的市长莫里斯·文森却是一个例外,因为他已经在市长位置上干了四届,而且在前几天,议会又通过了他干第五届的提案,甚至为此修改了市长法案的某些条款,以便让他这个市长当得合情合理。
有意思的是他之所以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坐这么长的时间,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多么的出色,反倒是因为他是西望洋角港历代市长中最无能的一个,他手下各个部门的部长们每一个拎出来都能力都比他高出几十倍。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反传统的市长人选,完全是因为莫里斯之前的市长实在太有能力了,甚至就连那位市长的死敌都不得不承认那位市长是历代西望洋角市长中最有能力、最有声望的一个。
也正是因为这位市长太有能力、太有声望了,才使得他产生了远远超过历代市长的强烈野心,他不仅仅想要在市长的位置上永远的干下去,而且还想要彻底的抹去市议会的一切权利,将整个城市的政治权利和武装权利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甚至在后来有人从这位市长遗留下来的一些文件中发现,这位市长已经和某些反权贵组织取得了联系,并且制定了完整的计划,利用这些反权贵组织替他清理掉那些不能控制的人和势力,其中不限于他的政敌,甚至就连教会也被他写入到了计划之中。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计划并不是空想,是真正可以实行并且能够成功的可行性计划,学院某些研究政治的学者曾经用这个计划进行推演过,发现只要计划开始执行,那么最终那位市长成为西望洋角之王的可能性将会高达九成以上,哪怕是出了意外,他也同样能够得到更大的权利。
让所有被记录在这个计划中的人感到幸运的是最终这个计划并没有推动就胎死腹中了,因为这个计划的核心市长大人在上厕所的时候突发心脏病死了,最终所有人都躲过了一劫。
正是因为有了那位市长超出所有人预料的惊人表现,使得之后挑选市长的人选时,无能就成了市长的必要条件,而在所有拥有市长资格里面的人中担任市政文件档案管理部部长的莫里斯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档案管理部在西望洋角港市政厅内属于养老部门,基本上那些快要退休、又没有能力的公务员,都会被塞到这里,莫里斯担任这个部门的部长也完全是因为他的无能,混日子基本上能够完美的概括莫里斯的政治生涯。
这样一个资历足够,能力也不会让人担心的市长候选人顺理成章的被各个势力推到了市长座位上,一坐就是十几年,反倒成了在位时间最长的市长。
在第二届市长任期快到的时候,城里的权贵也不是没有想过换一个人当市长,但结果他们找遍了所有人人选都没有找出一个比莫里斯更加无能的人,几乎所有有资格成为市长的公务员全都能力极为出色,很不让人放心,最终逼的市议会不得不主动要求莫里斯提出延长任期提案。
虽然莫里斯的执政能力是公认的差劲,十几年的任期里面没有提交过一个真正有用的提案,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上班、下班,然后去某些私人会所打牌、聊天,但有趣的是这十几年中,西望洋角港的政治、经济却是发展最快的十几年,而且治安等等方面也是好的十几年,基本上没有像过去那样发生过大规模的工人游行、贫民暴动之类的事情。
这并不是因为莫斯利有什么神奇的能力,而是因为市政厅为了能够适应这个无能的市长,不得不自己想出了一套施政方案,这个方案就是圆桌议会,这也被人称为小议会。
这个议会的成员都是各个部门的部长们,并且不像市议会那样设立了一个负责议会秩序和名义领袖的议长,所有参加圆桌议会的部长们无论他们掌握的部门有多么大的权利,他们在这里的身份都和其他部长一样没有高低之分。
所有实施的政令都在圆桌议会上讨论通过,然后发布实行,并且为了避免争执造成议题停滞,每一个政令都有固定的讨论时间,讨论后立刻投票,一旦通过无论多么不愿意也必须执行下去,没有通过的话,可以修改政令,留在下次讨论,但每一个政令都只有三次重复讨论的机会,超过三次政令就会彻底废止,不再进行任何讨论。
在圆桌议会上通过的政令之后会交给莫里斯这个名义上的市长签字,然后交给市议会备案或者作为提案进行表决,最终执行到实处。
也正是因为圆桌议会的高效,所以即便没有了市长这个领头者,市政厅也能够高效的运作下去,创造了这十几年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平稳的治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