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考题为丹甑赋(2 / 2)

加入书签

昨天回到客栈之后,自己又胡思乱想了十几个题目,却没有再对丹甑赋看过半眼。

而此时,有考生忽然站起来,大声说自己胸口痛。

纪敏看的连连点头,此孝子也。

便命身边监考之人,上前把此人带到大门口处,等待出去。

这就是唐朝时期的所谓避讳,如果题目当中,出现了自己父辈,祖辈的名讳,考生就要避讳,不做答题。

当然,今年的科考也就报销了。

很快,现场有了沙沙的声响,有人开始动笔了。

而范崇凯则故意等了约么一盏茶的功夫,才开始不紧不慢的落笔,把自己昨日思索再三的答案慢慢写出来。

看着现场考生开始答题,纪敏微微点头,看来,自己的出题也不是很难嘛!考试的时间,一般设置最晚期限,就是天黑后烧完两根蜡烛为限。

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考试,一般极少有人拖过正午。

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题目,会就是会,不会也就那样了,不存在抄袭的可能。

唐朝科举考试,分为三科。

今天的赋试是第一场。

考过之后,隔一天要考第二场。

第二场考帖经,第三场考时务策。

帖经比较简单,就是类似于现在我们的诗词填空,从各种经史子集之中,选取四五十句话,每句空出三个字,让考生们填空。

但是,要想进入第二场的帖经,今日的诗赋试必须要过关。

因为唐朝时期,实现的是淘汰赛,第一场诗赋考过之后,大概要刷下一半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