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赵昕大婚(2 / 3)

加入书签

到一些权力,那是恨不得连赵昕眨个眼都要揪出来批判一番。

你以为接下来就直接成婚了吗?不,还有赐告。这是寻常人家所没有的,专属于皇室。

具体到赵昕这场婚事,则是在四月的最后一天,即大婚的前一日,女家设使者次,也就是为使者准备停留时的住所,又设告箱之次于中门外,北向,随阙所向,设香案于寝庭。使者公服至,主人出迎于大门外,北向再拜,使者不答拜。谒者引使者入门而左,主人入门而右,举告箱者同入。主人立香案左,使者在右,举告箱者以告置于香案。女相者引夫人出,面阙立,使者称有制,女相者赞再拜,使者曰:"赐某国夫人告。"又赞再拜,退,使者出。

也正是在这一天,连赵祯这个皇帝都需要出马,醮戒于所御之殿。赵昕则是一早乘象辂来到此殿,而后布置场景,等待女方母亲入宫朝见,女方母亲入宫后朝廷给予回礼,同时由皇帝皇后亲自接见。

女方母亲就是曹皇后的弟妹,本就关系亲近,也是宫中的常客,所以这次入见,一直畅谈到傍晚才结束。赵昕坐在一边,脸上挂着笑容,一边听着,一边笑着,表示自己还在关注这场对话。事实上,赵昕的心思不知道飞到何处去了。

曹皇后,苗氏还有这曹夫人,三个中年妇女在一起,谈论的内容琐碎而繁复,赵昕对此是一点也不在乎的。

这段时光对于他来说,真是比行军打仗还要难熬,恨不得下一刻这场婚事就结束。没有直接昏睡过去是赵昕对这场婚姻的最后一分尊重。

当初赵祯十二岁的时候继位,当年就举行大婚,他那还是天子大婚,比赵昕这太子大婚还要隆重无数倍。赵昕都不知道赵祯是怎么熬下来的。赵昕反正觉得自己快要疯了,好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任由那些礼官和女仆摆弄自己。

终于,时间来到了五月初一日。婚事来到了最后一个环节——亲迎。和这个礼仪比起来,之前都是开胃菜而已,不值一提。你或许无法想象,赵昕需要走多少步都被算好了,走多少步说哪些话,简直是离谱。

赵昕将行,赵祯醮之于厅事。赞者设父位中间,南向,设子位父位之西,近南,东向。赵祯入坐,赵昕公服升自西阶,进立位前。赞者注酒于盏,西向授赵昕,赵昕再拜,跪受,赞者又设馔赵祯位前,赵昕举酒兴,即坐饮食讫,降,再拜,进立于赵祯位前。赵祯命之曰:“躬迎嘉偶,厘尔内治。”赵昕再拜,曰:“敢不奉命。”又再拜,降出,前往女家。

女方家长服其服,告于祖先宗庙,和请期的礼仪一样。在赵昕将至的时候,女方家长在寝户外之西设神,于户内设醴女,南向,准备酒馔。赵昕至,赞者引导来到相应位置,曹婧盛服于房中,就位南向立,曹夫人位于右,从者陪其后。曹佾公服升自东阶,立于寝户外之东,西向。内赞者(在房间里面)设酒馔,女就位坐,饮食毕,降,再拜,内赞者撤去酒馔。女方家长降立东阶东南,西面,赞者引导赵昕立于门西,东面,傧者进受命,出请事。

这个时候,赵昕才能够开口说话,欠身道:“某受命于父,以兹嘉礼,躬听成命。”

傧者入告,女方父亲曹佾回复道:“某固愿从命。"傧者出来告诉赵昕,并且引曹佾及曹夫人迎赵昕于大门外之东,曹佾及曹夫人西面揖赵昕,赵昕回礼。

再接下来,曹佾曹夫人入门而右,赵昕入门而左,执雁者从入,陈雁于庭,三分庭,一在南,北向。大雁性情柔顺,而且对爱情无比忠贞,古人婚礼中经常出现此物。

接下来还有不少程序,无非是站位的变化,言语对答而已。

直接看最后一步吧。曹夫人引曹婧出门,曹佾命之曰:“往之汝家,以顺为正,无忘肃恭!”曹夫人戒之曰:“必恭必戒,无违舅姑之命!”

这一步完成,亲迎算是结束,曹婧离开家门,而赵昕则是事先返回东宫等候曹婧到来。等曹婧到来之后,其余人就可以放开庆祝了。

赵祯驾临东宫参与盛宴,后宫的诸多嫔妃,包括宗室子弟都会到来。文武百官,以及各国使者也将出席。

外国使者的话,辽人,西夏,高丽,还有东北其他一些小政权是到来最早的一批,因为大宋和这些国家联系相对密切一些,文书往来频繁。因为婚事仓促,南方的各个小国使者可能来不全。但是赵昕也没有功夫关心这个。

是日,赵祯宣布大赦天下,当然十恶不赦的那种除外。不仅大赦天下,赵祯还给予汴京的禁军和百官赏钱。这也算是经年惯例了,上元节,皇帝的生辰都会给予赏赐,太子大婚更是不可能少去。

这也是赵祯为什么那么抠门的缘故,这场婚事下来,赵昕还能够收嫁妆,进礼物,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赵祯可是全支出呀!

赵昕喝得半醉半醒的时候,就被打发回去了,若是喝得酩酊大醉,连洞房都入不了,可就成为笑话了。庆功宴可以喝得不醒人事,但是婚宴可不能够这么喝。

倒是赵祯,眼下抛却了天子的架势,借着这个机会,和群臣外使观赏歌舞,投壶双陆,那是玩得不亦乐乎。

赵昕离开了喧闹的前殿,来到略显寂静的后殿,沿途的太监宫女见到赵昕纷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