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2 / 2)

加入书签

摆着了皇帝的面前。他拿出几张纸条,然后在纸上写了起来。

宣王、诚王、景王、安王、小六。

既然是诱饵,那危险性可想而知了。无论是哪个皇子,都是皇帝的骨肉。皇帝看着桌上一张张的人选,一会拿起大皇子,一会拿起六皇子,心里十分的纠结。

太尉三人只能默默的等着皇帝下决断。

这手心和手背都是肉,皇帝的手在五张纸头间来回的摆动着,最后终于停在了大皇子唐云宣的纸头上。

“就是他了,好歹他还有一血脉留下。”

“是!”

皇帝难下决定,太尉的心也是忧心忡忡。

计策虽好,可是无论哪个皇子出了事情,他这个太尉的日子是最难过的。

“皇上,怎么跟大皇子说?”孟将军问着。

“就说稳定军心,让宣王以身作则,巡查京城的防务。朕随后派人去传令,日落时候让他去军营报到。还有,把这消息偷偷的散布出去,让这该死的鬼魂知道。”

“是!微臣这就去办。”

“都退下吧。”

“是!微臣告退。”

三位最高军衔的武将互相看了一下,默默无声的走出了文华殿。

皇帝的心底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脸上露出了憔悴的神色。嘴里嘀咕着;‘宣儿,莫怪父皇狠心,父皇也是无奈之举。’

皇帝冷静了一会,打开面前的抽屉取出一张小纸条,接着拿起笔写了一会,又检查一遍后才从脖子上取下一件东西。

原来皇帝脖子上挂着的是一枚印章,这枚印章呈长方体,大约一个小拇指粗细的青玉质地印章,用在一根红线系着。上面不止一枚印,还有一个金属质地的哨子,这枚哨子虽然小巧,可是吹起了传出的声音不小,它的作用就是呼唤身边的明、暗卫。

皇帝对自己用的玉玺十分的讲究,所用的印章多达九枚。它们由汉白玉,青玉,金、银、象牙等九种材质雕刻而成。第一枚;就是代表了至尊无上的皇权,上天之子的威严-传国玉玺。第二枚;是赏赐大臣的时候专用的玉玺,纯金打造。第三枚就是用来调动暗卫下达密令的青龙玉玺。这枚玉玺虽然是众多玉玺中最小的,也可以算是个微型款式,可是其作用不可小视。皇帝就连睡觉都挂着,可以说是一件救命用的宝物。

皇帝把玉玺盖上,封在一个细小的金属管内,盖上盖子后用蜡封口后又再一次的把玉玺按了一下,这样既防止暗卫私自拆开,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泄露秘密。

“吱、吱。”

皇帝吹了两下小笛子。

皇帝吹这笛子可有讲究,这两下间隔匀称是在呼唤身边的明卫,如果呼唤暗卫就是另一种的吹法。

笛子的声音又像是蝉叫,可又不是很像。因为这声音听在耳朵内,好像心脏都被揪起一样,总之让人心里发麻的感觉。

“啪啪啪。”

笛子声响过,门外就有人敲着门。

“进来。”

皇帝的话音落下,从大门外走进一人。

此人是皇帝的明卫,一身行头跟御林军差不多,不同的是护心镜的区别。守护皇宫的御林军,护心镜是银色,而此人是金色的,这就比御林军的地位高出了一头。

“给陛下请安!”

“免礼。东西送宣王,天黑之前送宣王到孟将军军营。”

“是!”

明卫拿起东西放进腰上的一个袋子中,转身走出了文华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