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2章 处心积虑地骗人(1 / 2)
朱允熥道:“粮食这么多,吃不完,留给胡人吗?”
“每到一座城,都要先休整!吃好睡好,养足精神,以利再战!”
“我们要占领西域,不是三五天的事情,要作长远打算。”
“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拖垮了,还怎么打仗?”
“你们真要是着急追赶兀纳失里,那就每人多做个粮袋子,能带多少带多少。”
“我们要善于发动大家,想出办法做出干粮,存放得久一些。”
“现在肉干已经不多了,得想办法做出其他的干粮来。”
「粮草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问题是不能把胡人追得太紧、太苦!」
「追得急了,兀纳失里还没有做好准备,这就不好玩了!」
「我得等兀纳失里赶到玉门关,做好一切防御。」
「玉门关与瓜州不同。」
「我们现在攻打玉门关,简直不要太简单!」
「玉门关与嘉峪关一样!我们从东往西打,太容易了。」
「因为当年留下的关墙,就是为了防备从西而来的胡人。」
「兀纳失里到了玉门关,基本上得重新构筑防御工事。」
「背靠着玉门关,对于兀纳失里来说,关墙基本没有用处!」
「甚至在他们溃败之时,玉门关的关墙会成为他们逃命时的障碍。」
朱元璋听到这里,感到有些汗颜。
自己还是陷入了思维定势啊,三孙考虑得就是全面。
感到兀纳失里据守在玉门关,我们就不好办了。
其实他们守住玉门关的难度太大了。
玉门关与瓜州城不一样。
瓜州城就是一个四面有城墙的城,胡人据城而守,想攻下来,就得付出很大代价。
玉门关只有一面关墙,防西不防东!
而我大明军队则是从东面而来!
难怪,三孙不着急啊。
说不定兀纳失里现在正在忙着在玉门关做拒马、挖壕沟呢!
「没有做好准备的兀纳失里很容易被抓住。」
「平安他们要是直接抓住了兀纳失里,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难道还能把兀纳失里给放了?」
「虽说我可以向大家解释,可以继续占领和控制西域。」
「但是没有了兀纳失里,我就失去了运输大队长啊。」
「再往西打,不仅失去了出征的道义和名义,更是让我无法解释各类补给的来源!」
「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兀纳失里只要被我们抓住,所有的军士恐怕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兀纳失里只要抓不住,我都有理由让大家继续向西征伐!」
「因为,抓住兀纳失里,这是皇帝定下来的任务,必须完成。」
「任务一旦完成,部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
「任务一旦完成,思乡、厌战、疲惫、消沉等各种情绪一股脑涌来!」
朱元璋这下子真服了,三孙为了占领和控制西域,真的是用心良苦!
三孙说,抓住了兀纳失里,就失去了运输大队长,就无法解释各类补给的来源!
这句心声到底是什么意思?
三孙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生擒兀纳失里,是咱定下的任务。
一旦抓住了兀纳失里,真不保准大家会怎么想。
将领可能会好一些,但那些普通军士恐怕就不愿意再往西打了。
此时,朱允熥喝了一杯毛台道:“你们有谁知道唐代的裴寂?”
吴伯宗笑了:“唐代的裴寂?是著名的常败将军啊,从来没有打过胜仗。”
朱允熥说道:“你们要多向裴寂学习!”啊,吴伯宗尴尬了。
刚刚说唐代的裴寂是个常败将军,朱允熥就马上说要向裴寂学习。
其他人也都愣了,吴王难道对裴寂不了解吗?
不说吴伯宗,其他人对唐代的裴寂的事迹也都了解。
吴伯宗道:“吴王,我记得陛下与徐达说过裴寂的事情,说裴寂就是个草包啊。”
徐怀锦也有些奇怪,陛下都看不起裴寂,吴王怎么反而推崇起他了?
“裴寂当过唐朝的宰相,深得唐高祖李渊的信任。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更是唐高祖李渊的左膀右臂。”
朱允熥说道:“一个草包,能当上宰相?还是开国功臣?难道李渊也是个白痴不成?”
朱元璋心想,草包上到高位的,太多了!
“李渊在太原起兵时,裴寂将本来献于隋朝的粮食、马匹、武器统统转送给了李渊。”
“这是李渊起步阶段最重要的助力。凭借这个,他完全当得起开国功臣这个名号。”
“当然,他不善于打仗。他最厉害的是后勤!”
“就如同李善长,李善长最擅长的就是后勤,负责搞物资保障。”
“裴寂最大的功绩是后勤。”
“我最欣赏他的一点是,善于钻研。他虽然打仗不行,但他在行军途中发明了一种食品。”
“当时李渊在行军途中,不断吸收新的士兵加入。粮食问题就成了大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