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价格飞涨的小龙虾(1 / 2)

加入书签

吴大海故意大声地责备道:“阿山,和你说过多少次了,我没有那么娇贵!”

张远山赶紧道歉:“对不起,董事长,那您小心点地面!”

吴大海不耐烦地说道:“赶紧办正事吧,收小龙虾才是重中之重,过几天恐怕就没货收了!”

张远山招了招手,立即有几个养殖户围了过来,一个机灵的小伙子立即跑去通知老板了。

老板听说外头来了个收小龙虾的大老板,赶紧跟着小伙子来到了村口。

一看正主来了,张远山用手指对着远处的虾田划了一圈,财大气粗地对老板说道:“你好,老板,鄙人来自南方,你们这里每天可以产出多少小龙虾?”

养殖场老板一看这架势,果然是南方来的大老板,赶紧回答道:“老板,这里每天的产量约8000斤,您需要多少?”

张远山一幅鄙视的眼神,对着老板说道:“每天才8000斤,怎么这么少?”

“你们之前的收购价是多少?”张远山接着问道。

老板被张远山的气势给震住了,来不及思考,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每天各个市的批发商都会来这里收货,收购价大概是平均每斤1.6元。”

这时,一直不开口的吴大海说话了,“阿山,不要磨蹭了,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收货,这里的货我们全部要了,直接给这些老乡每斤2元吧!”

说完吴大海就钻进了桑它纳。

桑它纳内,吴亮给吴大海竖起了大拇指。

小老板和养殖户都嘴巴张得老大,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做生意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哪个收购商这么会砍价的,这是要搞事情啊!

张远山也不墨迹,直接去和养殖场老板签订了供货合同,老板也是第一次见到合同这种东西,但看在每斤2元的价格上,略一思考就唰唰的签上了名字。

合同约定第一批货5天后交货,签订合同后,张远山大方地甩了2万华夏币订金在养殖场老板办公桌上。

整个下午,吴亮三人一直奔波于湖区的各个养殖基地,一共签订了10份供货合同,合同价全是2元一斤。

回到酒店,吴大海和张远山脱掉西装,一脸的疲惫。

吴大海实在忍不住了,对吴亮道:“小子,你这种玩法没问题吧,万一玩脱了,咱们可就一无所有了!”

张远山也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吴亮,退伍后做了半辈子农民,这几天玩得实在是太刺激了。

吴亮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想了想说道:“老爸,你什么时候见我打过无把握之仗?”

吴大海想想也是,自己这儿子脑袋太灵活,很多事情自己根本理解不了,按照他说的去做就好了。

次日,退休工人莫大伯和往常一样,大清早就起床了,下楼后习惯性地买了一份《洞庭日报》,边看报纸边向公园里走去。

突然在一篇访谈类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国家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湖区ZF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发展特色经济。

然后就大幅面介绍了小龙虾,某某知名专家强烈推荐,小龙虾中富含......

当然,在新闻末尾,一如既往地标注了免责条款,以上信息为专家指导意见,不代表本报观点。”

莫大伯想起近段时间自己老是失眠多梦,与报纸上的症状吻合度相当高。

这年代报纸的公信力还是相当高的,于是急匆匆地往农贸市场赶去。

某办公室,28岁的黄小花最近谈了个男朋友,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看着镜子里不再青春的脸蛋,各种斑点开始冒了出来。

黄小花长叹了一口气道:“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啊!”

突然一位同事拿着报纸八卦道:“你们知道吗?原来吃小龙虾还有美颜去斑的功效呢!”

黄小花拿过报纸看了起来,十分钟后,她拿起了办公室的电话:“妈,去农贸市场买点小龙虾,对,我晚上想吃。”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湖区的各个角落上演着,卖小龙虾的摊贩们笑得合不拢嘴,早知道这东西这么好卖,早上就多订一倍......不,五倍的货。

从古至今,商人永远是精明的代名词,这个群体擅于发现机会,抓住机会,甚至创造机会。

当天下午,吴大海三人又开着桑它纳出门了,当他们来到东边的一个小龙虾养殖基地,这时小龙虾的收购价格已经涨到了2.5元一斤。

吴大海二话不说,延续昨日的操作,直接溢价到3元一斤签订了合同,不过今天一共只签订了8份合同,没办法,手上现金只剩下10来万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莫荣市的老哥们也陆陆续续到了湖区,这些老哥每人都带来了30万,交给吴亮统一调度。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些老哥被吴亮派到了各地去签订供货合同,不管是什么价格,直接溢价5毛。

一周后,吴亮手里的小龙虾收购合同已有67份,基本上已将湖区大大小小的养殖场给包圆了80%。

总共花出去定金150万,这些合同的均价约为3.4元一斤,没办法,总有一些精明的商人过来蹭热点,他们分走了另外20%的货源。

酒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