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送礼(1 / 4)
自从大军开赴辽东,韦宇龙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盼望战报能早点送来。
十月十六,第一份战报终于在他快要望眼欲穿的时候送来。
战报上,详细描述了初战过程:
周培公到了鸭绿江边,发现清军已在丹东集结。他并未马上出兵进攻,而是派杨溢之领五千骑兵顺流而上,从塔甸渡过鸭绿江,利用骑兵的机动性,直扑宁古塔。
宁古塔有三千清军驻守,主要看管从中原发配来的犯人,兵力并不强。
杨溢之本来就是辽东人,对此地又十分熟悉,加上凭借骑兵彪悍,只用两天时间,便将宁古塔占领,宁古塔将军战死。
杨溢之随即佯攻吉利,盛京将军倭内得到消息,怕吉林城有失,忙派出五千骑兵增援。
结果杨溢之早半路埋伏,等清军到来,便半路截杀,清军死伤过半,好不容易才进入吉林城。
“好啊,当年老奴就善于围点打援,纵横辽东十几年。如今风水转,轮到我们打他们了。”
韦宇龙拿着战报哈哈大笑:“杨大哥也挺厉害,我真没看错人。”
十月十二七,第二封战报也送到汉城。
周培公得到杨溢之战况后,马上派出洪熙官领五千骑兵增援杨溢之,打算一举夺取吉林城。
倭内回兵已然来不及,只好打算用围魏救赵的计策,让大军渡过鸭绿江,对边境的义州发起强攻,来吸引杨溢之和洪熙官回兵救援。
但周培公利用大炮火枪优势,坚守义州不出,又让沐剑声、唐光英两人各率一千骑兵骚扰清军后援辎重。
清军被沐剑声等人拖得到处转悠,又无攻城利器,久攻不下,无奈撤军回丹东。
可在渡江之时,杨溢之、洪熙官的兵马早已守在那里。
一场大战,清军结果死伤近过万,辎重马匹更是损失不计其数。
十一月初九,第三封战报和凯旋的捷报,一起送来。
战报上说,在击退入侵之敌后,周培公趁势亲率大军攻取吉林城。
丢失大城的倭内,怕康熙责罚,出动全部三万兵马,想要夺回吉林,在城外与严阵以待的周培公做了一次正面对决。
虽然人数处于劣势,可周培公在火炮火枪的配合下,经过半天厮杀,成功击退倭内的三次进攻。
就在战局焦灼之时,洪熙官带着两千多黑人骑兵从林中杀出,冲击清军侧阵。
清军没见过这种黑人,登时大乱。周培公趁机挥军掩杀,这一战斩敌七千有余,清军无奈撤退。
大军乘胜追击,不断骚扰撤退的清军,又缴获大量军械物资。
周培公让唐光英留守吉林,给汉城发回战报的同时,自己带兵肃清整个吉林境内清军。
“太好了,此战打出了气势,果然了不起!小玄子,你送的这份大礼,我收下了!”
韦宇龙兴奋地抚掌大笑,随即又道:“清军进关几十年,满清八旗在中原作威作福,已经不是当初的八旗,要不然也不会和吴三桂都抗衡这么久不能取胜。”
“看来用不了多久,就是我打回中原的时候了!”
韦宇龙将战报通报全国,一时间朝鲜许多反清士人为之振奋。
朝鲜李氏王朝的官员不喜欢满清,却很感恩大明。
八十多年前,倭人入侵朝鲜,大明果断派兵援助,用了七年时间打败了倭人,竟然还是自己掏腰包,没要朝鲜承担军饷。
而满清却在三十多年前攻打朝鲜一次,不但造成极大破坏,还给百姓留下惨痛的记忆。
因此韦宇龙这一仗,不但打出了威风,也等于给当初的国王复仇。
十一月二十,韦宇龙亲自带领大队原来的朝鲜官员,到达平壤,欢迎周培公班师。
他要让这些官员瞧瞧,自己和李棩相比,谁才是英明之主。
十一月二十三,周培公带领大军回师平壤,韦宇龙在城外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这一战不但将四万入侵朝鲜的清军击退,共斩杀一万七千余人,俘虏清军两千多人,缴获战马万匹,火枪、火炮、刀枪、粮草更是装了满满六百多大车。
另外,他还带来一部分从宁古塔解救出来的清朝犯官和他们的家属。
给立功将士敬酒,然后献俘等一套流程结束,韦宇龙当即加封周培公为定国候,并下令抚恤阵亡将士,才隆重的将凯旋的将士迎进平壤。
庆功大会后,周培公带着一个五十多岁穿着满清长袍的半大老头找到韦宇龙。
“先生,这位是?”
韦宇龙有些不认识这个其貌不扬的干巴老头,疑惑的看着周培公。
周培公没有回答,只笑呵呵坐下。
那老头却上前道:“余姚人士姚启圣见过殿下。”
韦宇龙顿时一愣,他没想到这个人竟然大名鼎鼎的姚启圣,立即大喜:“原来是熙止先生,久仰大名,欢迎欢迎。”
姚启圣字熙止,从小有豪侠之气。早期因被家乡明军欺负,才投靠满清,被委任为通州知州,后来杖杀土豪而辞官。
一次郊游萧山,他遇见两个清军抢掠女子,竟然夺刀杀了兵卒,救下女子送还其家。
韦宇龙在京城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