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永远不要靠想象猜测行业发展(1 / 3)
重生之科技新贵第836章 永远不要靠想象猜测行业发展
凤凰特效公司去年的营收达到了1万亿元,相较于前年增长了2000亿元,增长率为25%,算是一个不错的增长速度。
虽然比前年的增长率要低很多,那是因为前年国际化非常成功,大量的空白市场被他们占领,去年主要增长还是来自市场的自然增长。
如果按照互联网用户增长作为参考,人均营收其实是下降的,从之前的人均1000元降低到了人均800多元。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去年互联网用户增长最快的地方是我国,其次是第三世界国家,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其实并没那么快。
因为之前他们的增长就已经很高,现在想要像以前那样快速增长,必然比较困难,而去年我国的人均收入大幅提升,促进了电脑、互联网接入等业务的增加。
这些地区互联网用户的支付能力相对较弱,广告收入和线上影院的收入都普遍较低,导致互联网人均营收也下降了不少。
这还是因为9月份,青龙科技公司的智能眼镜发布后,导致线上影院的电影销售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然用户均收会更低。
这种情况其实可以预见到,不过这只是暂时的,特别是我国的快速增加的互联网用户,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未来贡献的利益也会越多。
而且他们对线上影视剧的收入更加有信心,随着智能眼镜拥有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这块业务会越来越好。
他们预计光是线上3D影视收入将来可能会达到5000亿元以上,相比传统的院线更加赚钱,是未来他们收入的主要增长板块。
相比起影院的3D观影体验,使用智能眼镜在线观影,体验感其实更好,因为两者的3D原理是不一样的。
使用智能眼镜观看,会更加的真实,参与感会更强,而影院观看的话,不管如何沉浸,观影者总有自己是局外人的感觉。
去年凤凰特效公司还只是将适合制作3D的电影制作成3D模式,今年他们准备将旗下所有影视作品,都提供3D版本。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增加收入,像鲲鹏信息科技公司的会员,可以免费观看电视剧,凤凰特效公司只能收取广告分成。
如果制作成3D版本的话,用户想要观看3D版本就需要支付额外的点播费,因为3D模式不适合投放广告,只能依靠点播费用来增加收入。
虽然他们不清楚有多少用户会选择支付3D版本的费用,但是对凤凰特效公司来说,这么做也花不了多少钱。
如果运作好的话,光是3D影视业务,很有可能会给凤凰特效公司带来上万亿元的收入,是未来他们的主要增长领域。
有智能眼镜的话,加上价格也能接受,很多用户应该很愿意回到家休息的时候,看上一部3D影视剧,相比去影院要方便得多。
对于他们的经营布局,叶子书是比较认可的,当初之所以想到智能眼镜,就是看了他们的年报才想起来的。
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凤凰特效公司的业务发展,现在看来,当初的想法还是不错的,智能眼镜才卖不久,就大幅提升了他们的在线电影收入。
朱雀软件公司去年的营收为5000亿元,收入增长还是很快的,增长率达到了66%以上,在工业软件领域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增长这么快,主要还是工业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工业企业对效率的提升越发重视,促进了工业企业对更先进的软件需求的增加。
作为工业软件领域的先进软件提供者,朱雀软件公司旗下的产品成了很多企业的首选,增长如此之快也就不奇怪。
这里面,我国对工业软件的采购额值得关注,之前国内大量使用工业软件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他旗下的企业。
现在他产业以外的企业,也开始大量采购使用朱雀软件公司的工业软件,这说明去年我国的工业产业升级逐渐取得成效。
当然,这里也有潮汐投资公司大规模投资有关,让国内的很多企业手里的资金更加充足,有能力采购更先进的技术,提升产品的质量。
偏于一隅的朱雀软件公司,自从搬到了哈尔滨,整个公司也沉下心来,专门研究未来工业如何走,提前做好研判。
目前他们的主要精力,其实并不在现有的工业软件领域,而是专注于全工业体系化建设和智能化建设。
虽然这个目标不适合当前的工业环境,但是他们还是坚持认为,这是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现在他们的员工总数高达5万人,这在工业软件公司里面,员工人数是非常多的,大部分都是研发人员,整体员工素质也比兄弟企业高出一大截。
之所以如此,还是全工业体系和智能工业体系研究的需要,按照他们的想法,今后的工厂将不再需要普通的工人。
工厂将会是全自动化、全智能化、全定制化,如果再和先进的前端智能系统相结合,整个工业体系的运行逻辑将会完全不同。
现在还是处于大工业时代,强调的就是高效率和高产量,对于小批量定制化工业的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