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崔景垂死挣扎(1 / 2)
“这几封奏文刺史大人可熟悉,还有这封。”
顾霖说着拿出了未良那封奏文在崔景面前晃了晃,崔景咽了一口唾沫,故作镇静的说,“王爷开什么玩笑,下官不认识这几封奏文。”
“是吗,昔年,念。”
“是。”
昔年接过顾霖手上的奏文展开,开始念,“近日崇州大旱,灾民不计其数,天灾人祸,并举,朝廷粮饷未到之际,下官斗胆上书,请刺史大人开仓放粮,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刺史批文,开仓放粮乃是毁坏我国之根本,所谓灾民,应当自有存量,若无乃是平日鸡鸣狗盗之辈,不值怜惜。”
顾霖眼神逐渐冷了下来,“继续。”
“朝廷粮饷已下,请刺史大人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刺史批文,粮饷虽到然应现以官员为主,官不饱腹,何以救民?”
崔景擦了擦额角的冷汗,但面上还是不动声色的镇静。
顾霖冷笑一声,“念崔景的奏折。”
昔年继续念道,“吾皇亲启,现崇州郡守未良,贪污国库粮饷,并以开仓放粮之命散发给百姓,延误其他灾民的救济,实乃大奸大恶之人,现已在其家中搜寻到粮饷,请皇上处置。”
顾霖站了起来,一边鼓掌一边说,“可笑吗?崔景,这封奏折根本没到皇上手里就被孙澈批复了,未良全族流放,其子入宫为内侍,可真是政治清明啊。”
崔景低下头不去看顾霖,“王爷说的,下官不明白,下官确实在未良家中搜到许多的粮饷,当日就分发给了崇州百姓。”
“是吗?那本王要是在刺史大人这里搜到钱粮是不是也能治大人一个贪污之罪?”
崔景心里一惊,但是又一想肯定找不出来也就答应了,“那是自然,若是王爷找不到那下官就要上奏了。”
顾霖没搭理他,直接进了刺史府。
刺史府是两进的的格局,总共有八九间房子,顾霖也不着急就那么一间一间的看,整个刺史府别说佳肴,就连一个白面馒头都很少看见。
崔景看顾霖从厨房出来连忙说,“王爷,您也知道,我身为崇州刺史,自然是要与民同甘共苦,但是饿着肚子没法办公所以才多吃了些,都是为国为民。”
顾霖继续往前走,一边说,“怎么,刺史是觉得朝廷的粮饷不够?”
“下官自然是不敢言论,只是王爷也看到了崇州百姓全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后,若是王爷与皇上美言几句,救救崇州百姓,自然是大功一件。”
顾霖冷笑了一声,没说话,崔景攥了攥拳头,等着待会儿一定要参顾霖一本,就算洗白了又怎么样,不信的还有一堆呢。
又是过了好一会儿,只剩下最后的大堂了,崔景似乎彻底放松下来,语气有些嚣张的说,“王爷,最后一间屋子了。”
顾霖还是没说话,直接推门走了进去,进去的一瞬间顾霖就感觉到了奇怪,只不过并不知道是哪里不对。
寻常的装饰,正对着一副挂画,画着大周朝的山水,前边就是一条长桌,和椅子,再往下就是议事的椅子,总共摆了四张最普通最正常的大堂格局。
顾霖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就是搞不明白萦绕在心头的别扭从何而来,有些头疼的捏了捏眉心。
天已经大亮了,外边围了不少的百姓,师爷找的人就混在里边,现在就开始制造舆论。
“我听说是摄政王不满意刺史送的五千两,直接到刺史府来找了。”
“不能吧?我听说摄政王压根没收那五千两。”
“你知道收没收啊,都直接找到这里来了。”
“要我说这些都城来的官都一样,没一个好东西,刺史冤枉了郡守大人,这不也没有个结果吗?”
昔年从外边过来和顾霖说了百姓的话,顾霖还没说什么,这边崔景倒是演上了,直接跪下,大声哭喊起来。
“苍天啊,皇上啊,我崔景虽不是什么大官,但也是一方刺史,辛辛苦苦在崇州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昔年怕待会儿出现什么事,就小声对顾霖说,“小爷,要不我们先回驿站?”
顾霖想了一下点点头,但是刚走了几步就顿住了,转身说了句,“不,先去郡守府。”
“是。”
“崔景,别演了,你我看着都累,好好再当几天刺史大人吧。”
顾霖说完直接出了门,原本还窃窃私语的百姓立马四散逃开,顾霖看到了几个跟在崔景身边的熟面孔,也就明白了这场闹剧怎么回事。
顾霖出了门就直奔郡守府去了,看着路上的百姓生活的确实比起城外要好一些,起码三餐倒是还能保证。
郡守府比起刺史府也没有小很多,但是刚进门顾霖就皱起了眉头,虽不能说是残败不堪但是这两三月无人打扫,也是遍地枯叶灰尘。
昔言看着这乱七八糟的院子,问顾霖,“小爷,要不让人打扫打扫您再进去?”
“不必。”
顾霖说着直接进了门,然后打量着院子,从地上留下的灰尘痕迹来看,应该来过几个小贼拿过东西,已经是秋天了,一地的枯叶。
顾霖倒也没想沾一身灰,所以就只是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