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礼乐(2 / 2)

加入书签

二叔是怕曹渊被要事耽搁,很难在跑回家一趟了。

就这样。

翌日晌午。

曹渊带着自己五位凶神恶煞的弟弟,前往州府。

......

崇德书院。

今日由苏瞻,统一去教甲字班和乙字班礼仪。

这是赵长青刻意要求的。

他在旁远观,实则是在学习。

周礼曰:儒家得道以民。

所谓得道,一曰礼乐,二曰仁义。

后者暂且不提。

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从走路开始学起的。

由表及里。

礼乐存在的历史,要比儒家更为久远。

但诸子百家当中,也唯独只有儒家,愿意将礼乐视为自己的性命一样去爱护。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儒家文人,前提就是要必须学会礼乐。

礼,是指各种规范礼节。

比如,作揖礼、冠礼,笄礼,拜师礼,婚礼,丧礼,祭祀礼等等。

苏瞻都对此一一进行详细解读。

当然,这只是常规的礼节。

还有另外一种思想上的‘礼’,可以理解为‘法’,也可以理解为‘规矩’。

是古代社会的准则。

当然,就当前的世界来说,没有人会选择用儒家的那套俗礼规矩来办事。

这种思想上的礼,有些像是后世的‘八荣八耻’一样。

是一种人们普遍理解的‘道德标准’。

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

礼和乐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更是密不可分的。

礼乐文化,也是儒家要求弟子们必须要学的一种文化。

轩辕静姝看着眼前的那些学生们。

一遍遍跟着苏瞻作揖。

若是有那个动作做不好,便会被苏瞻狠狠教训一顿。

几十号人,就暂时一直在重复着一个动作。

说实在的,这让武者出身的轩辕静姝很不理解。

她将心中疑惑问出。

赵长青笑着说道:“这个世上,不只是有打打杀杀,真正想让一个门派、一种学说、一个信仰,源远流长下去,还是要靠文化。而礼乐,就是我们儒家最为璀璨的文化核心,也是通往君子六艺的必经之路。”

轩辕静姝若有所思。

心想,老师还真的是有野心呢。

不仅要让书院的弟子,学会抡拳头,更要让他们去学会讲道理,守规矩,然后影响到更多的人去讲道理、守规矩。

这样的书院,若是不兴盛,就太没天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