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长生不老药!(4000)(2 / 3)
灭亡,汉朝建立之后,徐福竟又离开倭国返回了天朝?
那么此事便会有两个结果:
要么是徐福顺顺利利的回到了天朝,并且以隐姓埋名的方式隐居直至临终;
要么便是徐福并未顺利返回天朝,而他也没有再次回到倭国的话,便有很大概率死在了海中……这种可能其实并不小。
毕竟天朝与倭国之间的海域时常出现风暴,历史上天朝曾有三次派兵攻打倭国的记载,结果全都无功而返,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元朝的那次,当时元朝大军都已经开赴到了倭国海岸线上,而实力与兵马过于悬殊,倭国的武士早已惊慌失措,全都做好了灭国的心理准备,同时有人还在暗自思索怎么跪下可以显得比较有诚意。
结果元朝大军统帅却认为当时天色渐暗,元军兵士初次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不应在夜色之中登陆,于是下令暂时在海上下锚,等待明日一早再登陆不迟。
结果领谁都不曾想到的是。
当夜海上便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风暴,元军多数船只都在风暴中沉没,淹死的兵士不计其数,元朝大军已溃不成军,只得被迫乘坐剩余的船只返航。
也是因此。
在倭国的信仰中,“神风”亦是占了很大的比重,因为天朝历史上三次派兵攻打倭国,其实都是被“风暴”所阻,使得倭国避免了被灭国的命运,老天这么帮他们,他们想不信都不行。
扯得有些远了。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徐福死在海中的概率亦是不小。
那么。
徐福究竟回来了没有呢?
反正天朝的史书之中绝对没有相关的记载,就算真回来了,也一定没有向大汉朝廷报备,而是悄然躲在某个地方隐居了起来。
“你方才所说的神秘兵法,听起来倒是十分耳熟,莫不会是纵横家当年在战国之中推行的‘连横合纵’之策吧?”
一个抓不住重点的大臣蹙眉追问道。
“对对对,我也有相同的感觉。”
另外一个大臣立刻点了点头,应和说道,“而且据我所知,当年推行连横合纵的苏秦与公孙衍是鬼谷先生的传人,而也有传闻说,徐福其实也是鬼谷先生弟子的传闻,因此的确有可能拥有相关的兵法。”
“这……”
奇力童却是一脸的为难,谦逊的施礼说道,“祖神的神秘兵法在下无权观摩,因此无法回答二位的问题,不过若是在下有幸可以查看与连横合纵相关的文献,又或是那位‘鬼谷先生’留下的书籍,或许便有可能协助二位判断一二。”
好在那两个大臣的警惕性还算比较高,当即回绝道:“不必了,此乃我国瑰宝,不可轻易示以外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不过这两个大臣这倒给吴良提了个醒。
汉朝其实是有《鬼谷子》的书册,只不过这时候《鬼谷子》还叫做《捭阖策》,并且据吴良此前查看发现,汉朝的《捭阖策》便已经缺失了目录中提及的“转丸”与“胠乱”两卷,并且汉朝也有传说,声称失传的这两卷才是《鬼谷子》的精髓所在。
但其实吴良查看汉朝的《鬼谷子》,并不是为了研习兵法,主要还是想验证一下真伪。
因为后世自唐朝开始,便一直存在对《鬼谷子》遗册的质疑,最早提出这个质疑的便是唐朝的大诗人柳宗元。
后世的考古学者也有许多人认同柳宗元的质疑:
首先,西汉史学家刘向并没有向朝廷上奏过《鬼谷子》的叙录;
其次,西汉的另外一史学家班固也并未在他的《汉书》中收录此书,班固是个极为严谨的史学家,而《鬼谷子》又绝非寂寂无名书籍,他绝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再次,传下来的《鬼谷子》行文习惯与造句皆是汉朝的规矩,与先秦传下来的《山海经》等等春秋战国时期的行文习惯和造句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
通过这些细节。
便不得不令人怀疑,现存的《鬼谷子》乃是班固之后才出现的伪书,而遗失的那两卷,可能也是有人故弄玄虚,以此来增加伪书可信度。
不过。
奇力童方才提到的“神秘兵法”却极有可能是真的,虽然未必便是《鬼谷子》,但八成与鬼谷子的传人,或是纵横家关系密切。
因为徐福是秦朝出海,他所携带的“神秘兵法”显然要早于西汉时期的史学家班固。
如果那“神秘兵法”是《鬼谷子》的话,便一定不会是伪书!
因此现在已经不是奇力童想不想看大汉现存的《鬼谷子》的问题了。
而是吴良想要看看目前存于邪马台国女王手中的“神秘兵法”的问题,只不过问题在于,前往倭国需要跨海,吴良并不怎么信任这个时代的航海手段,也不愿意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前往倭国那个苦哈哈的地方,因此心中十分矛盾。
“唯。”
见两个大臣如此决绝,刘协也并没有“慷慨”的意思,奇力童只得面露遗憾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