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三四 真正的满意(2 / 3)

加入书签

就是维护贵族利益。但议院则倡导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平等。

而赵文廷特别疼爱儿子,眼见儿子遭遇这等事,赵文廷百爪挠心,又不敢多说什么,当自由派报社宣称时任海外事务部副部长的赵文廷是支持取消避讳的时候,他选择了默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自此,赵文廷稀里糊涂的就成了民党的旗帜人物。当然,所谓民党和皇党一样,不是什么政党,敢于与勋贵争斗的人,都会被视为民党。

“家讳案”最终完美解决了,当有元老以此在元老院提案,要求把避讳写入宪法的时候,李君华果断出手,把这个提案压了下去,防止了矛盾的对立化,至于是否避讳,由太上皇李明勋出面,重申了皇室的态度。

避讳与否是百姓自由,避讳是对皇室的遵守,不避讳则是对自由的向往。

当然,每逢这种大案,都会有人头落地,也都会有人倒霉。李明勋表达的态度是皇室的态度,但不是全部的态度。百姓有不避讳的自由,但是没有侮辱皇室的自由,一大批在家讳案中,肆意调戏、故意抹黑的人,因为不尊重皇室而被处置。

赵信晋顺利进入了廷试名单,但未被皇帝选中,那便是与“家讳案”有关,因为谁都知道,那几年,学习法律和经济学的人更容易被提拔。而赵文廷,原本已经因为美洲赞画之功而议其爵位,最终也被取消了,此举也是给赵文廷加盖了一个民党的烙印。

以前说赵文廷是民党,是谣传,这件事后,就是皇帝的官方认证。

赵文廷被认定为民党领袖,对于民党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赵文廷本身就在其中没有什么立场。他是正经的士大夫家族出身,既不属于勋贵,也不是资产阶级。

在其任内,一直扮演着一种和稀泥的角色,因为被认为是民党,其总是被勋贵攻讦,所以他要小心应对,不能做出太有损勋贵利益的事。而也因为被勋贵针对,大量与勋贵对立的人支持他,他还要有所平衡,否则两面不讨好,这个首相也就没法做了。

而这种平衡与妥协,恰恰就是皇帝所愿意看到的,终李君华一生,平衡与妥协都是他政治生涯的主流。

也因为这些,李君威才用提拔他儿子的方式宣布双方和解,这使得赵文廷在政治生涯末期,可以安稳工作,不用患得患失,担心将来会受到清算之类的。

商定了正经事,赵文廷就要告退,李君威当即留其吃饭,但赵文廷显然没有这个胃口。不过裴元器陪着赵文廷离开后不到半个小时,又溜溜的跑回来蹭饭了。

“出去吃,咱别在家吃了。”李君威眼见裴元器蹭饭,当即说道。

裴元器眼睛一亮:“吃腻饺子了?”

李君威点头,帝国以北京为十年首都,皇室的许多生活习惯,与北方息息相关,到了年底,饺子吃的太多了,李君威都有些腻烦。

“我有个好去处。”裴元器笑着说,带着李君威出了王府,到了一家私厨。

说是前明时候,江南文人墨客多,来往长江需要坐船,而一些船家接待,船夫驾船,船娘做菜。而能让那些风流客满意的菜,自然非凡。

李君威本就好这一口,吃着私厨的菜品,很是受用,对裴元器说:“广平两年没回来了,给你来电报了吗?”

“信和电报都来了,还托人送了节礼来。有你一份,我让人送来了,你不知道吗?”

李君威摇摇头:“你也不是不知道,像咱们这种人家,迎来送往太多,我都让老大老二经手,我没管。不过广平来的信我看了,这个小子,有些谨慎过头了。”

“毕竟现在干着公家职差,可不是要当心么,要是他去美洲撒欢,我早就让他回来了。”裴元器说道。

“个人操守上,小心谨慎些是应该的,但做事上,还是大胆一些。年前来信,封地的一些事他问我,却是太过于小心了,大胆干就是了,这样电报来来回回的,很是耽误事的。”

“到底是你的封地,亏了可是你的钱,他是下属,又是晚辈。”裴元器给儿子找着理由。

李君威放下筷子,郑重其事的对裴元器说:“元器,广平去了封地小两年了,你猜他做的什么事最让合我心意?”

“大泽运河方案?”裴元器说了一个他很满意的事。

大泽运河就是五大湖沟通大西洋的运河,但这是一个长久计划,因为要用到船闸,投资比较大,当地尚未展示出足够的经济需求,因此李君威说:“那只能说他有些远见,但并未落在实处。”

“那就是太白盟誓?”裴元器想了想,考虑了一下李君威的脾性,说道。

所谓太白盟誓就是裴广平到了美洲封地后,出使内陆的印第安部落,谁也没想到,以往双方以结盟、经济合作为主旋律的交往被裴广平弄出了一些江湖气,这个家伙去了之后,把几个印第安酋长喝趴下了,一来二去,拜了把子。

自那以后,双方之间,部落之间关系都上升了一个层级。因为帝国把阿巴拉契亚山称之为太白山,因此这场对当地局势有着重大意义的拜把子,就称之为太白盟誓。

虽说这种事做的有些随性,但却被皇帝李君华树立为典型,李君华认为,处理与帝国海外领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