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二零 可贵的教训(2 / 3)
养过一个战友的孩子,但却因为贪污被他亲自送上了法庭。
他过着普通的生活,出门从不坐轿子,人们可以在拉萨的街头看到他,他的家就在第巴府的后面,一个简单的小院。他的膳食很简单,比普通的市民好不了哪里去,身边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块怀表和一辆自行车。
即便是刺刀之夜,人民看到从那些官员家里搜出的名贵物品,哪怕再看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司法程序就被处决,也认为这是整肃贪污,因为厄齐尔说是在肃贪。
“越是这样,我越对不起他们。”厄齐尔言语之中充满了伤感,他说:“或许是我太笨了吧,如果我有太上皇和裕王殿下一半的智慧,或许就不会搞到这个地步。”
厄齐尔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全然为公的人,但他是与雄才大略这样的词汇牵扯不上的,不然他也不会选择刺刀之夜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
“就算是祖父和父亲一起上,也不会比你做的好。厄齐尔叔叔。”李昭誉放下茶杯,很认真的说道。
“是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开天辟地的,也只有太上皇才能做到。我所创立的大同政权同样举世无双,我却失败了。”厄齐尔说。
李昭誉摇摇头,说:“这不同,很不同。”
“能有什么不同?”厄齐尔问。
李昭誉说:“帝国的政治制度,本质上就是分赃政治。贵族和资本家分赃罢了,只要分赃得当,大家就都能得过且过。虽然嘴里说着平等、自由、民主这些主义,可心里全都是生意。
在帝国,越有钱就越有权,越有权也越有钱,那些绝对这样不公平的,都是因为不是其中一员,人人都骂资本家,人人都想当资本家。我见过很多高呼为民请命的人,在享受到权力的甘美后,都是忘记了初衷。
可您这里不同啊,作为藏地两百七十万百姓的领袖,您的生活如此普通,而且您还要求所有的官员和与您志同道合的人都如此,实在是太难了。
古人说,圣人出黄河清,要是圣人这么普遍了,黄河还不变成矿泉水了。可我在兰州看过黄河,黄河还是黄河,而圣人呢,厄齐尔叔叔算一个,苏日安也算一个,除此之外,皇上能算半个。”
厄齐尔摇摇头,依旧不理解,但李昭誉又何尝明白呢?
李昭誉问:“厄齐尔叔叔,您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我对大同政权倾尽了一切的智慧,依旧如此,我想离开这里,永远的离开。”厄齐尔的心已经疲惫到了极点。
李昭誉又说:“那藏地呢,您准备如何安排。”
“既然裕王把你派来,还需要我安排吗?”
李昭誉很实在的说:“当然,如果帝国的安排有您不满意的地方,恐怕也很难实施吧。”
“第一,大同社解散........大同社离开藏地,解散不解散,由剩下的成员自行决定,我再不干涉,但大同社成员都不要担任本地官员了。”厄齐尔说,他知道,大同政权终结,藏地归帝国秩序,贪污腐败这种事,仍然会存在,甚至更厉害,但他不能接受大同社的人这么做。
李昭誉点点头,帝国也是这样计划的,大同社中,信仰坚定的成员离开,安全局会安排其出国,前往苏伊士安置。想要留在这里的,必须宣布退出大同社。
“第二,希望帝国尊重我们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大同社做错了很多事,但也做对过很多事。土地已经收为国有,就不要在私分给百姓。贵族的压迫和宗教的控制已经不存在,那就别让其死灰复燃。”厄齐尔说道,看向李昭誉的眼神多了些恳求。
这一点帝国同样可以接受,外藩已经改制完成,虽然当年厄齐尔建立大同政权后,很多贵族逃亡到西疆,但已经安家落户,在帝国夺走外藩贵族特权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支持那些家伙回藏地作威作福。
同样,本地的百姓早已接受不了,为了稳定,帝国也不会走老路。至于土地等生产资料国有化,也是符合帝国国策的。
李昭誉说:“我和赵昆仑大人商议过了,土地可以国有化,贵族也不回来,但有两点,我想争取到您的支持。”
“请说吧。”
“其一,上人和大学者必须有权回来,帝国也反对宗教控制基层,但有一点,藏人这一民族几乎所有的民族特色都与宗教有关,为了保护传统文化,为了民族团结,我们必须做一些表面功夫。”李昭誉恳切说道。
这一点厄齐尔是清楚的,他是完全反对宗教,主张消灭宗教的,而帝国的政策是控制宗教利用宗教,而且一直做的不错。厄齐尔也知道,这些年来,藏地也没有做到完全消灭宗教,尤其是老一辈的人,对宗教还是依赖的。
“这一点没问题。”
李昭誉继续说道:“藏地的经济不能再这样持续下去了,只不过我实在不了解藏地原有的经济模式,但赵大人了解,他提起的经济改革方案,您是否同意呢?”
其实赵昆仑在五年前就提议进行改革,只不过大同社保守势力为主,把公有制视为红线,不可触动。而赵昆仑提请的改革方案,几乎全都是增加私有制,比如把土地的使用权分给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取消集体农庄和牧场,渐进式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