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似梦似幻又似真(1 / 2)

加入书签

“汝赠吾神农本草经,吾也当投桃报李。”

姜农捋了捋纯白的胡须,笑道:“吾有两法,一为医药,二为占卜,汝两者皆有基础在,学起来不难,汝若有意两者皆可学。”

姜农将卜测默写的《神农本草经》放在书架上,沧海桑田,岁月轮转,倒是没想到此方还可见这本书。

内容上也基本无错,并无太大缺失,部分不同应当是岁月流逝造成,可见这孩子不仅读了,还用心记下。

他目光清明,神有静气,心具仁善,身带功德,又颇具慧根,如此吾之道可传也!

卜测闻言神色一紧,连忙起身两脚并齐,右手微握,左手成掌,双手抱拳高抬,深鞠一躬。

“能得姜先生传道,在下不胜荣耀,岂有无意之理?”

卜测虽为寻修行大道,但既然姜农先生这般说,便可证明他只传自己医药和占卜,卜测并非执拗之人,断不会强求姜农先生传修行之法。

人啊!知足者必有所得,贪得无厌者,必有所失,知足常乐。

姜农满意的点了点头,伸手虚扶了卜测一把,笑道:“吾与你论道之交,不必这般多礼。”

闻弦音而知雅意,卜测听明白姜农先生的意思,无意收徒,不沾因果。

似姜农先生这般,才是真的洒脱。

隐于山林,随缘传道,不拘泥形式,不在意浮名,当真逍遥。

卜测心生敬仰,与姜农先生相处令他都淡泊了几分俗欲。

姜农……

卜测觉得有些熟悉,不待他细想,头脑又生眩晕感,他连忙收敛心神,不在细究。

“你于占卜一道,颇有功力,可谓已至小成境界,然吾之占卜与你所通者不同。”

姜农起身与卜测行至草房外,看着天空夜色,接着道:“世上占卜之法多为人事,吾之占卜道,则不为一人,一事,只为天下占,为民生,为百姓。”

闻听此言,卜测心中一禀,存了敬畏之心,连站姿都不在随意。

“天道自然,乾坤轮转,世上万物有盛必有衰。常言道,人为万物灵长,得天独厚,承载天道轮回之力,然,人也为自然运转最大的负担,故而常有天灾,人祸,以消人力回馈天道。”

“人族有先贤,不忍同胞枉死,悟此一占卜之道,免人族生存艰难之苦……”

“此占卜之道,可占天灾,占人祸,占农时,占五谷,占瘟病……”

……

山中不感岁月流,日出日落间,卜测占卜之法突飞猛进,受益良多。

此占卜法姜农先生没说名字,卜测了解深入后,倒是觉得和太乙神数有想通之处,但比太乙神数更加周全。

此占卜法,为天下百姓博取生机,学通此法,一岁可免饿殍万余,可免兵戈亡魂万余,可免天灾亡魂万余……

然,此法也有局限,非常人可用,难以广传,否则何愁民生艰难?

夜学占卜,日学医药,卜测跟随姜农先生,行踏五行山,寻得草药无数,医药知识也在迅速增加。

山中若遇受伤野兽,姜农先生则会让卜测出手医治,他从旁指点。

姜农先生的医药之道,也非凡俗医药之道,在卜测看来,更像是与巫术结合,巫医结合,颇有奇效。

卜测巫术问题,姜农先生也有深刻见解,常常一言令卜测茅塞顿开,不解之处豁然开朗。

遇山间雨水降临,姜农先生兴所至,也会抚琴奏曲,更显道韵流传。

说是之传卜测两道,但日日相处下来,卜测学到的不知医药和占卜,弹琴作画也有了几分韵味。

姜农先生,既为师友,又如长慈,让卜测与这方世界更加融洽。

漂浮而来孤独的心,似乎都有了安然归处。

月色下,卜测和姜农先生于草棚对饮。

“这葫芦要长成了……”

姜农先生看向依附草屋生长的一根葫芦藤,言语间不似往日轻快。

卜测与姜农先生相处这么久,第一次未从他脸上看到笑意。

顺着他的眼神看去,卜测也看向那葫芦藤上唯一一颗葫芦。

这葫芦卜测早就注意到,表面呈紫金色,隐隐有奥妙纹路生成。

质地看起来,不似木质,也不似金玉,再细看又好似木质,好似金玉,一看便非凡品。

卜测好奇问道:“姜先生何故忧心?这葫芦可有别的寓意?”

话音刚落,“啪嗒”一声,葫芦落地。

姜农看向卜测,脸上又挂上笑意说道:“此葫芦于此间数年结果,数年长成,如今葫芦顺天时而落,自有接它之人。”

福禄落地,非大德气运之人难承载!

卜测闻言,又看姜先生神色,他愕然道:“姜先生的意思……是在下?”

姜农笑着起身,与卜测走到葫芦藤下,月色下葫芦隐隐有光华一闪而过。

姜农道:“拿起来吧!应当是你之物。”

卜测心中激动,这一看就是宝物,但既然姜先生这么说,卜测也不矫情客套,上前双手捧起葫芦。

拿在手中再看葫芦,又好似只是凡品,不见刚才半分神异。

卜测疑惑:“姜先生,这葫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