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洺水交兵(1 / 2)
<b>inf</b></div> 秦军列阵被赵军看得清楚。赵公子一面向廉颇报告,一面将自己的三个营也调出营地列阵。赵军营地前的台地比较平坦,列阵方便,虽然在发现秦军列阵后才开始列阵,但几乎与秦军同时起步向河边进发。两边战鼓咚咚,惊醒了这片山地的平静。
两边进到距离河岸一里许时,停止了擂鼓。王陵令旗招展,正中的一营在整队后,继续前进,走到河边,直接跳进水里,淌水前进。虽然淌着水,但阵形并无明显散乱。与洺水南岸是缓坡不同,洺水北岸是台地,坡比较陡,需要迈一层比较高的台阶,这严重削弱了秦军的阵形。赵公子抓住时机,下令擂鼓,左右奇兵迅速突进,挥舞着戈戟,向过河的秦军夹击而来。
受台地的影响,秦军没有足够的空间调整成防御阵形。官大夫下令,部队加速前进,先迎击左边的那支赵军。秦军刚全部登上台地,赵军已经杀到,秦军根本没有冲杀的余地,只得原地以方阵作战。这时大多数盾牌还未连成一线,大多数长矛也未上肩,被赵军一顿猛击,立时阵形大乱,成为单兵作战的态势。长矛兵虽然对戈戟兵有优势,但这些戈戟兵并不与长矛兵硬碰,而是绕过他们,攻击后面的弓箭兵和戈戟兵。秦军站立不稳,辗转不便,完全处于下风。王陵只得下令鸣金,把秦军收回来。赵军追至河边而止。赵军没有上弓箭兵,撤退时秦军没有损失。一场战斗下来,秦赵双方各有几十人受伤,打了个平手。如果一定要分个高下,秦军受伤的人数多,但多为轻伤;赵军受伤的人少,但有几个被长矛挑中,负了重伤。
王陵等第一营退上岸后,立即让第二营前进,继续发动进攻。赵公子见状,一面安排人把伤员后送,一面赶紧把剩下的士卒列好阵。等秦军过了河,登上台地时,赵军两个营再度发动进攻。
这一次,秦军竟然把弓箭兵留在河中间,等赵军发动进攻时,弓箭手齐齐对着尘土方向发出一阵齐射。由于只是向着大致的方向射击,并没有看见人,射击的效果并不好,几乎没有射中的,但这也把冲锋的赵军吓了一跳,但在指挥官的严厉督促下,重新呐喊着冲杀过来。
经过刚才的战斗,这些士卒们作战的经验更加丰富了,已经知道如何避开长矛,专找后面的士兵下手;而且也了解到如何临时组队,分割包围一个秦兵,并避开其他秦兵的冲击。混战中,弓箭兵失去了目标,不敢轻易放箭;但他们站在水中,也相对安全。双方僵持了一会儿,王陵依然找不到突破口,又发现一个标准的方阵向前压过来,感到要吃亏,遂再次鸣金收兵。
第三个秦营进攻时,交战双方似乎都有了经验,秦军尽快抢占台地,赵军则拼命攻击侧翼,双方打得有来有回。这时,赵公子的第三个营成为胜利的砝码,投入战斗后,秦军被挤下河岸,狼狈回撤。前两次,秦军都是见势不妙,主动撤军,损失不大;这一次是真的被击败了,有大批士兵负伤。好在最后阶段,秦军齐心协力把伤员带回来,没有留下首级给赵军。
这一天,王陵每次用一个营进攻,赵军以三个营防御。秦军的战术灵活,赵军则以不变应万变,秦军没有占到便宜。回到营中,放好警戒,王陵心情沉重。伤员的数量增加了,但回送十分困难,特别是重伤员。今天只是试探性进攻,主要目的是了解赵军的战术,应该说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进攻并非一无所获;但就算是试探性进攻,也出现了近百名伤员,虽说以轻伤为主,但仍然是战斗力的损失,不可忽视。而如果发动真面目的进攻,伤亡就不会只有这一点了。固然赵军的伤员也不少,但人家是可以及时医治,及时补充的,与自己的处境完全不同。自己最近的基地简子城也在六十里以外,如果要去上党,还得再走一百多里。
王陵还在思考两个营,甚至三个营同时进攻的套路,但始终没有成型的方案。主要困难在于,对岸可供登陆的地点太局限,上岸后攀登台地是一个主要的困难。他还是要等主力部队调上来后,再做打算。
秦军进攻时,廉颇待在旁边的一处山地上,观察着战局的进展。见赵公子时机把握良好,很好地利用了地形优势,秦军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心中大定。秦军回营后,他立即赶往赵公子的营地,先慰问了赵公子,又在赵公子的陪同下,一一抚慰了参战士兵,特别慰问了伤员。然后,言传身教地教士兵们如何用戈戟应对上肩的矛盾组合。还让赵公子摆出前盾后矛的刺猬阵,让大家练习破解方法。
在夜间的交流中,廉颇向赵公子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赵公子道“偏鄙乡野,其人少才。若多得材士,岂惧秦军!”
廉颇道“非也。此诸士,皆世居于此,地理谙熟。若新得材士,难得地利,未必过之。谚曰事不疑,问三老!公子有所惑也,可咨以长老。慎勿轻忽待之!”
赵公子连忙应道“喏!”
说干就干,赵公子还真是个行动家,立即让诸将把军中年过半百的长者请来共聚,这些长老多数也是各家族的族长,在军中也承担着非正式的指挥任务各公子的命令如果没有族长的配合,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