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二天(1 / 2)
<div id="tet_c">秦军在三处山脚的试探性进攻一遍遍进行,到中午时,白起认为该摸的情况已经摸得差不多了。而这时,他才往南面的战场投去了目光。而这一看,就让白起面色沉了下来!白起还没看完这一天的战斗,就在日晡时带着随卫,骑马赶往高都。
高都,古称垂,盛产玉石,广义上是上党的一部分。据说商汤伐桀后,桀从安邑迁往垂,故也称垂都。后为翟人所居。晋文公时归于晋,沿高都旁边的少水河谷可以直通晋国的中心的地带,端氏是这条路上的一个节点,高都-端氏-翼城的少水通道,是仅次于轵道的通往晋地另一便捷通道,高都是晋国边境一座重要的战略据点;而长平就处在高都的北境,与高都之间以丹水相连。
自从晋文公占领高都以来,高都与河内南阳的联系日益紧密。三家分晋后,晋公先被三家迁到端氏,又迁到高都。晋亡后,三晋都曾占据过高都,所属不清。白起在占领清理了河内的韩国势力后,也顺便占领了高都。发现赵军进驻长平后,高都就一直处于战备状态,日常保持一千人的战备部队,周围的农户家家准备武器,只要敌军来犯,就要入城守御。至今已经两年时间。
廉颇对高都也心存忌惮,南边的防御始终是长平防御体系的重中之重。为了防止白起的奇计,丹水南面构筑了复杂的堡垒群,几乎不可攻破!从长平沿丹水到高都近百里,途中都是高山河谷地带,正是以少胜多的用兵之所;廉颇尽管兵多,也不敢贸然出兵高都。
当秦军进军长平时,主力由王龁率领,从关中过河进入河东,沿少水河谷出端氏,直接抄小路进入长平。这条路十分狭窄,赵军在这里也建立了关隘防守,但被秦军强攻夺取。那三座互为犄角的小城,现在是王龁和其他主要将领的大帐;随营的工匠和医者也分居城中。另一支由南郡兵组成的部队则进入河内。这支部队多是楚人,极不安分,多加整顿也制止不住士卒离心离德。白起为了驯服这支部队可费了不少心,到现在也只能由自己的亲营坐镇弹压。
第二批秦军入境后,精锐的关中兵二万人从少水直插长平;上郡、北地的四万人经轵道,绕河内南阳进入高都待命。河内-高都一线的兵力最多时达到六万!高都是座小城,自然无力承担如此大部队的给养,所以在进入战场之前,部队先分散在河内南阳各城中就食。直到开战后,才集中到高都领取炒粟,然后进入战场!上郡、北地、关中的部队都在石城一线,谷口一线从年初至今,一直是巴蜀的部队防御。他们迭经战斗,虽然有巨大的斩获,但也有大量的战斗减员。
白起从秦王那里要来了两万剑士,现在一万剑士在谷口,一万剑士在石城。都是两地的锋利矛头。
白起从今天的战斗中,看出了赵军的意图:他要拼尽全力在谷口方向打开缺口;如果不可能,也要竭力在这一方向消耗秦军的兵力。这一方向的秦军是来自巴蜀的部队,不如关中兵精锐;而且历史上多次反叛,忠诚度也有问题;现在是处于胜利的情绪鼓舞下,还能奋勇作战;如果伤亡过大,又出现局面僵持,未必不会起异心!
白起必需解决赵括一心找秦军拼命的毛病,药就是南郡的楚军。
白起赶到高都时已经是接近黄昏。他事先已经派人将亲营的各级军官以及军中公乘以上的军官叫到城中,白起一到,立即开会。
白起道:“吾已夺石城,将击之。而赵三五阵与吾搏甚急。吾思楚人善战,欲用之,其可乎?”
亲营的主将道:“或一二阵战之犹可,若久战,恐难支也。”
另一亲营军官道:“楚人居河内半岁,耗粮无数。一二阵杀之,亦未不可!”
白起道:“吾要以楚人立功,非杀之也!”
南郡尉道:“楚人勇于战,愈挫而愈勇。胜则各取其财,而散矣!”
白起道:“此正吾所用也!括以赵军三五阵与秦战,死战不退。以楚击之,不亦可乎?”
南郡尉道:“此其用也。”
白起道:“旦日鸡鸣击鼓,平旦而食,日出皆起。可乎?”
南郡尉道:“不亦急乎?”
白起道:“事急矣,必也速。旦日立杆于城外,日出未至者,皆斩!”
南郡尉和亲营各军官立即回到各处的营地,宣布了明天拔营出战的命令。
一通搅扰后,各营安歇。不过一时即闻鸡鸣,各城鼓声大作,各营开始忙碌赶来。各营主将的亲营(楚人称为“私兵”)今天分外严肃,各营兵立即列队点名。点名完毕,各营下发了戈头和矛头,令士卒自行安装。与北方多木杆不同,楚人多是竹杆,他们不太习惯用矛头,更愿意把竹子的一头磨尖了,再装上一个戈头,容易保持重心的稳定。所以矛头一般都是那些从关中等地过去的大夫们安装。弓箭则由什伍长们装备,一张长弓,五十支箭,一柄短剑。
武器装好,大家也都知道要打仗了,一股悲壮之气在营地中徜徉。“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颂扬东皇太一的歌曲在楚营中回荡,祈祷来日吉祥。
粟粥煮好,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