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工程(1 / 3)
看着大佬不舍的放下小本本惆怅的离开了,樊博悄悄在贵宾室傻笑了大半天。
之后他回到办公室给自己老爸打了一个电话。
“老爸,袁叔叔来公司啦!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们的关系那么铁,你真的当年把入党和提干的机会让给他啦?!老爸,你是不是傻,如果不让是不是我就现在也是高干子弟啦!?”
嘚吧嘚吧的一堆话,让电话那头听电话的樊博老爸一阵脑壳疼。
“你才傻,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当年,你爷爷的成分不好,你爸就凭这个出生能被组织考察一下就不错了,入党根本莫得资格!
老袁是世世代代的贫下中农,机会给他肯定能入党,要是你,你让不让?!”
“让!”
樊博对于老爸的话无言以对。
“那个年代的事情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让成长在蜜糖里面的你们能够明白的,儿子啊,你要记住,不要图什么回报,你袁叔叔没把我们当陌生人已经很好了。
靠什么都不如靠自己,没有利用价值,什么恩情都是靠不住的。”
总之,老樊一句话,儿子太年轻,还缺乏社会的毒打!
本来激情满满的樊博,被老爸电话里面一顿教训,立刻忘了提卖配方给乙方集团的事情。
郁闷的挂了电话,樊博也不打算让老爸派遣总公司的法务前去帮自己争取利益了,他决定还是就地联系律师事务所帮他处理吧。
得益于导师的言传身教,但凡有点什么成熟的点子樊博都基本上让专利律师去申请专利,在这个年代有这样专利意识的华族人还真的不多。
为了确认自己申请的专利是不是都递进去了,樊博又拨打了总公司在首都的法务代表电话。
总公司业务很广,其中还有一家和香江合资的华族第一家合资音像公司。
这家公司主要是引进香江和其它地区华族人音像作品,在大陆地区发行。
既然要引进,就必然涉及报批和知识产权注册,于是该公司在首都有一个常驻的法务代表。
自从知道总公司还有这样的资源以后,樊博就在过去的一年时不时的把自己的专利发过去让人家帮他递到相关注册机构去。
华族虽然是各种盗版受灾大国,但是国家一直在努力支持正版事业。起码在首都,全球的主要专利和知识产权注册机构都有窗口设立在这里。
因此在首都注册地区和全球大部分地区专利还是相当容易的。
当然,唯一的问题是比较费钱。
但是,和合资公司海量的音像知识版权认证相比,樊博的那点东西又是九牛一毛。
占总公司这点便宜樊博还是没当回事儿的。
接通了首都法务代办的电话,樊博知道了自己申请的专利一大部分还没有下来,原因很简单时间太短,很多连公示的流程都还没有走完。
不过好在,查询期已经过了,全部拿到了注册回执。
一般来讲,专利注册一旦递交申请,等相关机构查询了没有同类专利申请,就会发放申请回执,表示受理了申请注册。拿到回执基本上就可以认定申请的专利算是创新,是独家所有,只是需要走完流程。
在国际上,的大多数快速专利实际上都是在拿到回执以后就开始交易的。虽然这样做对买家来讲有风险,但是风险已经很低了。
而且樊博的导师曾经告诉他,大公司根本不怕这些风险,专利拿到手先用,实在是有问题慢慢打官司就是,只要有注册回执,起码道德上已经没有问题。
接下来,樊博就待在公司里,推掉了所有其他工作,专心的整理自己已经申请过的专利,再和小本本上记录的可以卖钱的专利进行对比。
三大,十五小,看着自己一整天的梳理成果,樊博还是很满意的。从昨天下午,连夜整到今天晚上十二点多,樊博熬夜确定了三个大专利,十五个小专利是乙方集团肯定感兴趣的东西。
如果不是明天要去找杨局讨工程,辛辛苦苦整理了一天的樊博都还激情满满的不打算睡觉。
年轻就是这点好,熬个夜什么的根本不当一回事儿!
强制自己休息的樊博一夜无梦算是睡了一个好觉。
一大早,樊博吃了早饭拿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就匆匆忙忙的出门了。
长安文物局,距离樊博的公司不远,刚刚到公务员们上班的时间,樊博已经到了杨局的办公室门口了。
这里樊博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因此门卫不拦他,办公室的人也把他放进了局长办公室。
现在的文物局算是刚刚好过一点,等穹顶建设完毕,展馆规模扩建以后,他们就会是长安少有的肥缺单位了。
等待了大约半个小时,杨局早会完毕,回来就看见樊博坐在沙发上在翻他的内参报纸。
“小老板挺守时,抱歉早会耽误了一阵。”杨局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立刻就要泡茶。
结果,打开茶杯一看,新鲜的茶水已经泡好了,他立刻明白都是眼前的樊博干的。
没有说什么,杨局喝了几口水,润了润自己的嗓子。
“杨局,你这么大的干部,怎么也不给你配个秘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