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第一片雪(1 / 2)

加入书签

风萧萧兮,易水寒。

易水在入海的东段作为幽州与冀州实际意义上的分界线,而在西段,却更为复杂一些。

徐水、卢水、巨马水依次汇入,甚至形成了一片称得上颇为壮阔的大泽(后世白洋淀)。

十一月末,北地天气已然渐渐转寒,两军开始在易水西段隔河对峙。

公孙瓒已经举火自焚,袁绍没有了后顾之忧,提大军南下。袁绍的补给线在东侧的勃海郡依旧保持着畅通,哪怕冀州已经快被打烂了,依靠着青州袁谭的输血,袁绍依旧有着坚持作战的能力。

麴义、张郃、高览...河北能统兵的名将尽皆汇聚于此。

至于官军,更是将星璀璨,当世几乎所有刘弋能叫的出名的武将,如徐晃、关羽、赵云、马超、庞德、太史慈、甘宁、严颜、黄忠、张绣...等等,都聚集在了他的麾下。

此战意义无需多说,称得上是定鼎天下之战也不为过。

而双方的力量对比,也基本处于可以对抗的状态。

刘弋名下还有不到六万战兵,袁绍的战兵数量则有七万出头(包含降军)。

如果说从兵家庙算的角度来讲,什么久战兵疲、客军作战、部队成分混杂、补给困难...

再比如敌军除了郭图所部几乎没有太大损失,敌军挟灭公孙瓒之威南下,敌军补给充足而我军日渐拉长...

可说一千,道一万,都落在了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个道理上。

现在没有人能退了,谁退一步,退的不光是军心、士气、民心,退的还是争鼎天下的这口气。

刘弋自关中,至陇西、并州、代北,最后走到了这条易水河畔,五年以来,何其艰辛?

怎么可能因为敌强我弱,便轻易退了回去?

再敌强我弱,难道力量的对比还能比当初在关中先后击败李傕、郭汜,还要难吗?

不可能的。

至于所谓“十胜十败”之言,刘弋已经没心思去弄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了,甚至陈琳操刀,写的汉室失天命之檄文,刘弋也径直扔在了一旁,不予回应。

让王粲写一篇大论来回击,很难吗?

不难。

只是刘弋觉得没必要罢了。

“陛下在看什么?”

易水之南,大营连绵十余里。

刘弋搬了个胡床,仰头望天。

而胡车儿站在他身后,像个柱子一样杵着,也在仰头望天。

胡车儿不是多言的人,但在一起望了许久,终于到脖颈酸痛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问了。

“看天。”

刘弋的回答简短而无趣。

大约是意识到自己的回答可能让胡车儿本就不多的脑仁更加混乱,刘弋补充道:“今年的雪来的晚了些,第一场头雪,应该易水就能冻结实了。”

“陛下心意已决?”

法正笼着手走了进来,作为刘弋最为信任的臣子,在某些时候,他理所当然地享有一些特权。

刘弋扒拉着地上枯黄,甚至带着点霜白的草根,淡淡说道。

“小小一条易水,南北双方战兵十三四万,算上辅兵、民夫,二十余万人聚在这里,要吃要喝,要衣服御寒,要烤火取暖,等河道封冻了还不打,光是耗,就能把人耗死。”

“其实陛下还有得选。”“孝直是说,退回去?”

“是。”

法正干脆答道:“此时决战,绝非良机。”

“若是等个两三年,关中、并州人口恢复,军屯整顿好,府兵建立起来,到时候以十余万堂堂正正之师,行碾压之势,岂不稳妥?”

刘弋替法正把没说出的话说了出来,说完,两人相对失笑。

大势如此,人力真真是如螳臂当车一般,停不下来了。

狂奔的两架战车即将相撞,驾车的车夫遑论是掉头回去,就是稍稍示弱偏离,都会让自己被撞得更惨,在这场零和游戏中输得更彻底。

这个道理,两人都懂。

而之所以还说出来,也非是存了什么侥幸心理,只不过是临战前的某种难以言喻,甚至说出来有些羞耻的忐忑和怯懦罢了。

如果说学生临考前明知道要冷静却偏偏开卷就打哆嗦,只影响他一个人的话。那么刘弋的决定,影响的可是十余万士卒甚至数百万百姓的命运,这如何不让他产生生理性的紧张?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英雄就是那批明明怕的要是,却偏偏控制着自己挺起胸膛迎上去的人,你说是不是?”

“陛下所...今日宜击鼓。”

言谈间,一片雪花,飘然落下。

紧接着,鹅毛大雪,打着旋儿的往下落。

雪景极美,纷纷扬扬,而几乎所有人的心,都冻了起来。

这个时代是没有棉花的,也就不存在棉衣,冬日在北地御寒都靠动物毛皮做成的衣物,而御寒衣物不仅双方都缺,御寒的燃料也缺。

当然,说回军事上的话题,最重要的一点便是。

——易水要结冰了。

“击鼓,聚将。”

刘弋霍然起身,一脸凝重之色。

这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也没有无线电信息传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