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张顿的官方解释(1 / 2)

加入书签

“两位请先入座。”

张顿一笑,领着他们来到庭院内,摊开手掌指着石凳说道。

等他们坐下,张顿方才继续说道:

“我们带来的二十万件竹具,静法方丈,柳五子道长,你们觉得,卖了变成钱,能安置好整个河东道的灾民吗?”

二人摇了摇头。

虽说他们是出家人,也知晓张顿他们这次来河北道,用竹具赚了不少钱。

但是,就凭赚到的那些钱,根本不足以安置河东道数以万计的灾民。

张顿叹了口气,“这些钱,不过杯水车薪而已。”

“所以,河东道灾民制作的竹具,会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河北道。”

张顿笑容和善的扬起手掌,指了指静法方丈和柳五子道长,道:

“确切来说,会运来这里,本官可以保证,一部分的竹具,会从你们的寺庙、道观过一遍。”

“下一批竹具,甚至会印下你们寺庙和道观的印记,那时候买下竹具的人,就会知晓,这些竹具是经过你们寺庙和道观同时开光的,是得到过佛祖和吕祖认可的,是拥有了就能带来平安,能发财的。”

“那时候,你们的寺庙,道观,就会被天下人皆知,你们还担心香火问题吗?”

闻言,静法、柳五子眼眸一亮,竖起耳朵听着他继续说。

张顿沉声道:“而且,河东道的灾民一旦安置妥当,这竹具可不会停下来。”

“到时候,竹具买卖,就变成正经生意,并州大总管府,也会和你们洽谈,分出一些利润,来作为你们寺庙和道观的香火。”

张顿面带微笑道:“你们觉得这样如何?”

静法、柳五子不是傻子,哪里听不出张顿话语中的意思。

张顿是再让他们选择。

是选择细水长流,还是一锤子买卖!

静法方丈毫不犹豫道:“张少尹,后面的这个好!”

柳五子附和的点了点头。

张顿笑着道:“先别急着谢,这里面还有一个前提呢。”

“做生意,得要本钱吧,得有人忙活吧,哪里都得用钱。”

张顿叹了口气,双手一摊愁眉苦脸道:“可是,朝廷现在捉襟见肘,都拿不出多少赈灾的钱,所以本官才不得不另辟蹊径。”

“……”

静法、柳五子睁大眼睛,吃惊的看着他,静法方丈难以置信道:“张少尹的意思,是要我们出钱?”

张顿摇头,认真道:“其实也可以不用。”

“听说河北道这边的寺庙和道观,也有不少,本官回头去问一问林长史,看看这边有没有愿意出钱的寺庙和道观。”

“到时候,愿意出本钱的,本官就将竹具交由他们来开光。”

柳五子急声道:“那我们呢?”

静法方丈拧紧眉头,这样的说法,他有些接受不了。

这不等同于把他们给撇开了么!

真要按照张顿所言,那细水长流的买卖,就从怀里飞了!

张顿歉然道:“那就抱歉了,我们可能就只能合作这一次。”

“……”

柳五子张了张口,半晌说不出话。

静法方丈忽然将手中的纸笺郑重其事的放在石桌上,开口说道:“张少尹,你看这样如何,贫僧这一百两黄金不要了,当做本钱!”

柳五子反应过来,也将手中纸笺放上石桌,认真道:“贫道也是这样想。”

张顿有些为难,“那怎么好意思呢?”

静法方丈面带微笑道:“都是为了河东道的灾民,贫僧乃是出家人,怎能见死不救,坐视不管?”

柳五子也露出笑容,“贫道也是这样想。”

张顿摇了摇头,一脸认真的看着二人,道:“你们没明白本官的意思,本官的意思是,这些钱,恐怕不够。”

“……”

静法、柳五子震惊的看着他。

钱还不够?

还要我们加钱?

这件事,就当你是在做买卖,可也不带这么做的啊!

说好的香火钱,给了两张纸笺就不说了。

现在更离谱,我们把纸笺还给你还不够,还要我们贴钱?!

长孙无忌、杜淹在一旁也看的目瞪口呆,好家伙,还能这么跟出家人讨价还价的?

静法方丈呼吸急促着道:“张少尹,你能给我们一个准确的意思吗?”

张顿肃然道:“你们至少,还得再出一些。”

“我们好用来做本钱啊,也不用你们每人多出,各给一百两黄金足以”

“……”

静法方丈眼角直跳,“张少尹,你就是把贫僧的寺庙卖了,也卖不出这么多钱。”

张顿耐心道:“你们可以去弄啊。”

“……”

静法方丈额头上青筋毕露,想掉头离开的心都有了,但还是忍了下来,道:“怎么弄,也弄不来这么多!”

张顿沉吟道:“你们这样,你们只需要每人弄个五百贯钱就行。”

“剩下共计的四百贯,我们三个钦差借给你们!”

柳五子苦笑道:“那也太多了,我们也借不到啊……”

他们是出家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