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高丽两派(1 / 2)

加入书签

水师陆战队是水师用来登陆作战的部队,以骑步混合的作战方式为主。在地形平坦,战马的状态良好情况下,登陆部队就以骑兵的姿态登陆战场作战。当地形崎岖,战马的状态又萎靡不正时,则以步兵的姿态登陆。

明国有着海拉尔省这个养马基地,并不缺马。而且通过与金国/宋国的贸易,还能用马换来不少的钱财。在最近从宋国购粮的交易中,战马就是大头。

只不过水师陆战队的编制不多,正规的兵员只有三千人。之前登陆登州时,临时招募了很多的辅军。等到战事结束,几乎都裁撤了。现在要征讨倭国,三千的陆战队肯定少了。兀鲁图斯决定增兵到一万,并且水师的战船数量,还要再翻一番。

此前通过购船/强征/打劫等手段,从高丽/宋国等地弄来了一百二十一艘战船。只是多是商船改建的,真正的战船几乎一艘都没有。现在战事结束了,该淘汰的淘汰,该归还的归还。水师现有的战船,只有六十八艘。

且大连港驻扎了三十艘,作为维持渤海湾与山东行省间的水上力量。登州港则驻扎了十一艘,主要是维护近海岛屿和宋国间的水道安全。剩下的二十七艘则全部驻扎在济州岛,目的自然不单单是维护倭国与高丽/宋国/金国间的水上贸易。

这次想要征讨四面临海的倭国,济州的战船数量肯定是还要增加的。

但在征讨之前,高丽这个障碍就得清扫开了。

就像后世倭国征服华夏所制定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就是必取朝鲜。同样,要想征服倭国,明国也得必取高丽。

原本还不想这么急着将高丽一口吞下的,但山东行省的灾情所迫,必须从高丽身上割肉。并且征服倭国,也必须得保证高丽的全心全意的配合。尤其是钱粮方面,还得高丽多多捐献。

于是很快,高丽南京,以朴孝成与崔愈恭为首的掌权派就收到了来自明国提前索贡的命令。

在旧岁开京被一把大火烧成白地后,高丽群臣索性就废弃了开京城,改为汉江下游的南京为都城。在后世,高丽的南京也被称之为汉城。

原本在高丽文宗/肃宗时期,就有提及迁都一事。只是因开京守旧派的阻挠,以及迁都耗费颇多的缘故,一再作罢。此次趁着开京被烧成白地的机会,倒是没有人再阻挠迁都了。

毕竟开京城的百姓和贵族几乎都被一网打尽,若是重建的话,也是耗费不少钱粮的。本着现在高丽国库空虚的考虑,也没有人赞成重建。

另外从地理优势上而言,南京比开京距离明国更远,一旦发生战事,也能让南京的群臣多些反应的时间。不说组织兵马抗拒明军,至少能让城中的官员贵族在明军赶来前,逃到乡下。

像上次一样被一窝端的抓到明国受审的经历,可没有人想再经历一遍了。

当下南京城内,对于明国的命令,高丽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应尽量满足明国的要求,以免上国震怒,再次兴兵于高丽。这一派的代表人是朴孝成。他可知道自己的官位是怎么来的,若是讨不到明国官府的欢心,那可就地位不保了。

在高丽国内,眼红自己的人可不少。此前那么几次的叛乱,明国仅仅三千的驻军,就将那些叛乱镇压了下去。所以哪怕现在底下的兵马已经有好几万了,他也不敢违逆明国官府的意思。

另一派则以崔愈恭为首!他们认为高丽时下也民生艰苦,提前上贡,着实拿不出那么多的钱粮来。而且明国的要求也确实胃口大,三百万担啊!这还是高丽全盛时期,都没达到的赋税。

更何况旧岁又遭遇了那么严重的洗劫,境内的百姓也流失得严重。五个道州的地方官,都上奏称,境内逃民之状愈演愈烈。还想贡出三百万担钱粮,完全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些纳税的丁口中是不包括那些拥有大量田产的地主和官僚的。官府能收到的赋税,也只能从那些地少又毫无威胁的平民百姓手中夺食。

为此,崔愈恭认为,一方面要向明国官府呈情,说明高丽的难处。同时拿出十万石的钱粮,算是体现出高丽的心意。这也是为征伐倭国而筹集到的钱粮,虽然还是距离明国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但能拿出一点是一点儿。

用征倭的钱粮去应急,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另一方面,还得向蒙古汗庭/宋国等国请求援助。

明国的一家独大实在压得高丽踹不过气来!若是有外援帮衬,或许能抵消稍许明国的嚣张气焰。

且结合如今的明国所作所为,完全是想将高丽亡国啊!只看那些开办的学堂,全是汉话教学,高丽的地方官话根本就上不了台面。假以时日,高丽国内人人说汉话,习汉礼,那高丽不想亡国也会亡国了。

崔愈恭他们算是知明派!

其实现在的高丽掌权者们,全都是知明派。到底是当过俘虏去过明国的,自然要好好了解他们的主人是什么样的。现在明国境内,也全是汉化之风。

虽在武备上,依旧保持着蒙古的鲜明特征。但国人的礼仪教化上,却是越来越趋于汉化了。

就在两派争论不休的时候,驻扎在南京城内的明国驻军忽然北撤了。

“怎会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