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家族企业(1 / 2)
老刘,也就是王之西的舅舅给他说的话不假。
在过去的日子里,他和李从军交往得最多。
在老板没有创业发达以前,李从军就是一个街溜子。幸好亲哥哥生猛,越来越有钱,就让他在公司里上班。
又因为其他亲戚要不就像老刘这样年纪大了的人,要不就是王之西和他表妹这样20出头还有待培养的人。
年纪合适一点的,就属李从军。
这捡来的经理,李从军也很珍惜,对各位亲戚同事们都管理得很严格。
比如老刘上班时要去机电城的公共厕所方便,刚到一半的时候,李从军的电话就来查岗了,名曰管理需要,要清楚下属的行踪。
但他自己又是一个比较懒散的人,常常上班时间不见人影,经常亲戚们都发现,他在附近公司打牌。
名曰拓展业务。
当然,山高“皇帝”远,李从军最大的问题,还是像严思凡在明朝的某些设计师一样,做私单。
他做私单的技术含量简单地得多,不像设计师们还要做出设计图和后续施工,他只要把其他品牌的水泵卖给客户赚差价就行,连售后都不用管。
所以,锦城分公司的业绩一直以来都做得不怎么样。
每次受到老板批评的时候,李从军并没有往心里去。因为他是家族里他们那辈儿的幺儿,父母的最爱。
有一次老板把他骂得惨了,当爹的就在旁边护短:“你就这么一个弟弟,难道要让他出去要饭吗?”
被偏爱的就是这样有恃无恐。
但李从军还是不敢坑自己哥哥太惨,因为老板多次说了,如果锦城分公司的业绩太坏,干脆就倒闭了算了。
所以为了让分公司继续运转下去,李从军自然要严加“管理”下属,如果老板骂他,他就骂下属。
公司里,没有亲戚,一视同仁。
时间长了,没人喜欢李从军,但人人又把他没有办法。
不过,李从军对财务部门的事终究不能过多插手,因为王之西和表妹吴晓娟都是老板直接找来的人。
但老板又多次表示,李从军作为经理是可以对财务支付直接指挥的。
这么模棱两可的操作,一方面是让财务看着李从军,另一方面又怕财务管理太严格,影响了公司业务发展。
这种矛盾在当事人眼里是个大问题,在老板眼里则有好处。
下头的人掐得厉害,老板才越安全嘛。
当然,这些小问题在很多公司都存在。
对于王之西来说,眼下的问题并不是公司的发展问题,反正自己在公司不是直系,要想发展起来至少20年以后了,他现在还犯不上和谁争权夺利。
最让他犯难的是,在他的工作管理范围内,很多人没有基本的知识,很简单的工作流程,执行起来却非常困难。
就拿表表表妹吴晓娟来说,这个妹妹来到公司几个月,现在还不会做资金月报。
唯一擅长的就是撒娇,而且最喜欢她撒娇的就是李从军。
这还不算,头最大的是库房。
库管老魏60多岁了,过去是个地道的农民,没读几年书,老板的姑父。
他管理的库房,每月的出入库记录和盘存从来没有准过。比如月初零库存,月中入库1000台水泵,出库800台,月末库存应该有200台,但老魏经常是账上是200多台。
账实不符,问题很大。到底是记账错了?还是货物丢了?抑或是被人私自卖了?不得而知。
王之西一开始雄心勃勃,这么简单的问题一定要弄懂。
他每天钻进库房,一边教老魏记账,一边倒查以前的记录。
结果是越查越乱,差距越来越大,一本糊涂账。
王之西倍受打击,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只能把调查出的情况报给老板。
报告还没传真过去,老魏闹着要辞职了。
为啥?害怕了。
王之西这段时间的呕心沥血,终究没查个所以然,到老魏心里发虚。
这么多台货物对不上账,就按一台1000元一台算,也是几十万金额。
“我要坐班房了!”老魏常这样说。
王之西越认真,老魏晚上越睡不着觉。
最后终于忍不住,回去给老板说:这活儿不敢干了,再干几年,只怕拉出去枪毙。
老板没有办法,总不可能真把姑父弄去坐牢吧?现在王之西这种自学专业人士都弄不明白,公司其他人更不行。
以前的事就干脆一把抓抹平了,只能寄希望于以后的日子里改进。
当然,改进也不能希望老魏,一把年纪了还能学出个花儿?
该改进的还是王之西,以前一个月盘存一次,现在干脆半个月盘一次。
要不是忙不过来,老板甚至一样他能和老魏一起去发货,这样才能加强数据的准确性。
时间不长,王之西很快被折腾成了一个职场老油条。
反正大家都是一家人,那么认真干什么?干脆得过且过。反正老板在县城管厂,这边什么情况都是看报表。
空闲时间还可以准备考职称,又有严思凡帮他付学费,只要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