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2 / 4)
“陛下,王敦此人最是刚愎,别人有过,必然横加非议,若是自己有过,却容不得任何人指摘,哪怕是心中都不准想。”郗鉴笑着说道。
郗鉴曾经在洛阳与王敦有过接触,对于他的脾性那也算是很了解。
这些琅琊王氏的高门子弟,虽然从来不缺乏才干,但是那身傲气却也同样让他印象深刻。
“王敦如此嚣张,那京口的司马绍岂不是要有大麻烦了。”刘预心中立刻开心了起来。
如此看来,这个王敦的性格倒是和汉末三国的袁绍很是彷佛。
一旦遭遇了兵败,首先倒霉的就是可能会嘲笑自己的那些人。
“是啊,陛下,所以臣觉得,此时不应该让江东感受到我们的敌意,反而应该派使者交好问候,让他们知道陛下没有任何的敌意。”
“只有这样,那王敦和司马睿才能真正的兵戎相见。”
刘预仔细一想,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现在掌握‘京口兵’的皇太子司马绍非常的意气风发,虽然兵力不多,但也已经有了强兵的姿态,面对从益州兵败归来的大将军王敦,肯定会有争一口气的想法。
最起码,也要借着王敦兵败的理由,把江东上游的江州给夺回来。
而王敦一边,虽然遭遇到了兵败,但掌控荆州、江州的实力却是依旧强悍,必然也会做出激烈的应对。
“好,那咱们就用这计策,坐山观虎斗,让王敦和司马氏先交手看一看。”
见到刘预表态之后,公孙盛也就不再言语了。
反正他的计策,就是为了针对京口的司马绍,若是王敦同样能解决司马绍,或者说两人能两败俱伤,那自然是更好的。
“陛下,如今王敦在益州新败,氐人李雄虽然得胜,但却调动了大批的兵马,听说汉中一带的兵马也已经是隐隐有减少的迹象,臣觉得应该立刻从增兵汉中,先把汉中攻取之后,不管是入不入益州,都可以尽掌主动之权。”郗鉴又是说道。
“若是增兵汉中,那肯定要增加粮草补给,那岂不是还要从关中加税赋?”刘预微微皱眉。
今年的关中风调雨顺,可谓是十几年来最好的光景。
如果能借此机会做好准备,那明年的粮食、人口都将迎来更高的爆发增长。
若是再征收大批的人力物力支援汉中战事的话,又是要耽误上一年的时间。
“陛下,汉中乃是关键所在,若是李雄回过身之后,必然先行增兵,等到那时候,陛下在汉中留下的两个城池恐怕难以保住,还不如先发制人,直接一举南下汉中。”
“关中百姓都已经遭受兵戈灾荒十几年了,如今陛下不过是增收徭役税赋,又如何不能忍耐呢。”
按照郗鉴的意思,关中的百姓都已经被折腾的几乎绝望了,如今刘预今年刚刚给了他们希望。
若是让他们贡献人力物力的话,应该会非常的顺利。
“陛下,臣也觉得应该增兵汉中。”荀邃在旁边说道。
“当年魏武与昭烈帝争夺汉中失败,才有了益州几十年的汉祚延续,如今李雄新败王敦,已经收的了益州许多人心,若是再让他增兵全取汉中,那可就是重复当年昭烈帝的局势了。”
“一旦自绝道路,再要想攻略益州,那可就是要难上百倍了。”
听到郗鉴、荀邃等人建议后,刘预又是开始思考了起来。
汉中那个地方,转运粮草的问题其实比作战的问题还要大。
一旦陷入交战,那就是先消耗彼此的粮草补给和锐气。
等到有一方撑不住的时候,再以最后的重击一局定胜负。
当年,汉昭烈帝刘备夺取汉中的时候,基本就是沿袭着这个路子。
如今看来,自己的处境与当年的曹操是一样的,而掌握着地利优势的李雄却是一如当年的刘备。
此等局面下,刘预实在有些担心,害怕出现当年曹操面临的鸡肋问题。
最少要消耗数十万人一年的口粮,然后可能得到一个‘鸡肋’的结果?
最后刘预还是同意了攻取汉中的建议,并且派郗鉴持节关中,总揽攻取汉中的一切事务。
郗鉴离开邺城的时候,正好到了邺城太学的一批太学生结业的时候。
此事原本是由郗鉴负责,如今他要去雍州,刘预便亲自接管了此事。
防守的方向主要是东平州,也就是以前的汉四郡一带。
那里的汉军就是打着这种赤色的玄龙旗帜。
东平州的汉军把这叫做‘皇汉玄龙旗’。
“将军,这些青州贼竟然寇掠到这里来了?”
一名鲜卑部将听到慕容运的话后,立刻有些惊讶的说道。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就马石津这么一个穷乡僻壤,鲜卑都嫌弃穷的地方,青州汉军竟然跨海来了。
“不,他们应该不是来寇掠的。”
慕容运神情严肃的说到。
若是汉军来辽东郡寇掠的话,肯定要去富庶的城池或者村寨周围。
那样的话,不仅是粮食钱财,还有许多的丁口和女子。
而马石津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几个活人,汉军怎么可能来这里抢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