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江东北上威巢湖,江淮大震乱局生(2 / 3)

加入书签

管这些将校,很多在军中地位比不过那些老将,但孙策却很重视这些将校,只要历练一番,那都是能独当一面的。

“怎么?有何异议?”

见众人这般,周瑜眉头微挑,没有理会孙暠,反看向公孙阳他们。

“喏!”

公孙阳、蒋钦、朱然等人抱拳喝道。

而孙瑜却看向自家大兄。

“将军要打合肥可以,那末将请战!”

此等态势下,孙暠冷着脸上前,看向周瑜道。

“该你上的时候,自会叫你上。”

而对此幕,周瑜却丝毫不惯着,冷冷的盯着孙暠。

“你!!”

孙暠心底生出怒意。

帐内气氛为之再变。

周泰、陈武等将无不露出各异神色。

“幼平何在!?”

“末将在!!”

周瑜没有理会孙暠,而是看向周泰。

针对后续要展开的攻势,早就在周瑜心中明确,仗怎样打,周瑜不可能受一些人影响,继而再做出变动。

真要是这样,那他想谋成的大势就很难形成!!

再一个,对孙暠,周瑜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别看周瑜很得孙策看重,不过其投效孙策的时日终究是短,固然在江东军中的地位与威望,不足以叫所有人都信服。

这也是为什么。

曹昂从许都返回襄阳后,就谋划荆南之战,叫于禁他们出战的原因,自己信赖与倚重,这只是大层面的,但想要叫这帮有才能的文武,能够真正做到独当一面,就必须要叫他们建立让所有人信服的功勋才行。

作为上位者,知人善用才是根本。

而不是说,遇到些功绩,就自己去上赶着抢。

这就本末倒置了。

曹昂需要一批能独当一面的文武,在特殊的时期下能够肩负起特殊使命,而在这一大背景下,被他看重的文武,必须要叫左右信服才行,不然就算是给予的再多,也是有可能出现差池的。

……

当出战的江东军内部,因为怎样展开战事而出现些风波时,彼时的寿春城,扬州刺史府却呈现另一种态势。

丁斐表情严肃的坐于主位。

扬州长史董厥、司马卓鹰、九江太守韩暨等人,亦是表情复杂的坐于各处,今下江淮一带的变局,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使君,今下这等态势,对于我军而言极其不利。”

董厥表情凝重,声音低沉道:“继刘备麾下大将关羽,统纪灵、陈牧等将袭占历阳,邓展、王威他们退守浚遒一带。”

“太史慈接九江将军调令,与臧霸交战数日后退守阴陵,而九江将军更是领兵扼守逍遥津一带。”

“尽管战局是稍稍安稳了,但孙刘此番来势汹汹,我军如果不尽快调整的话,恐后续将面临更汹涌的攻势!!”

尽管在此之前,丁斐他们就想到刘备、孙策会联起手来,继而做出对江淮不利的事,但叫他们没有想到,这次孙刘搞出来的动静会这般大。

别的不说。

就单单是刘备这边,已知的种种,这摆明是不顾一切的杀进九江郡,哪怕与广陵毗邻的徐州,很有可能会因此变故而出战,继而夺取了广陵郡,但刘备却丝毫没有在意这些,给人的感觉就是拼了!!

“给襄阳,徐州两地的急递已经派出。”

丁斐声音低沉道:“不管接下来会面临什么,我等必须要确保九江的安稳,必要的话可暂调庐江方面驰援。”

“使君,此事要慎重。”

九江太守韩暨听后,立时作揖道:“今下周瑜所统江东兵攻克濡须口,所部向北可威胁合肥一带,向西可威胁庐江等地。”

“而我军至今对他们的意图尚不清楚,如果贸然调庐江驻军出战,万一江东方面从豫章、丹阳方面出兵渡江,恐……”

讲到这里时,韩暨沉默了。

别看曹昂在江淮一带派了不少将校,但是他们要分守的防线太广了,特别是长江沿线,那更是只能守重要之地。

现在这种形势,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而就孙刘他们表现出的攻势,不难看出还有后手,故而对于丁斐他们来讲,依托有利地形扼守来犯之敌,等待荆徐两地援军到来,这才是最有利的决策。

事实上,丁斐就是这样想的。

“这点某当然知晓。”

见韩暨如此,丁斐眼神坚毅道:“之所以这样传达,是要叫九江驻防上下知晓事态的严重,这一战必然是汹涌不断。”

“诸君,我等的考验到了。”

“不管孙刘这次要干什么,江淮之地断不能有任何闪失,如果此地敢有任何闪失,不仅会动摇我军南域安稳,更会动摇我军在北与袁军的士气!!”

“刘玄德,周公瑾!某不管他们是打的什么主意,但既然敢领兵来犯我江淮之地,那就要叫他们知晓我军厉害!!”

“喏!”

众人当即作揖道。

扫视堂内众人,丁斐心里思量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但凡广陵郡等地,是在己部的控制下,那江淮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