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清查田亩是关键,与人斗其乐无穷(2 / 3)

加入书签

模的清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过去肆虐的郡贼,宗贼,乃至是黄巾余孽,可以说是都被清剿一空了。”

“然而满君所急递的公函,提及汝南北部诸县出现黄巾余孽,在得知此事后,昂就怀疑这跟颍川,陈国,甚至是许都方面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今下满君所领豫州刺史部,承受的压力可不小啊,这又是兴屯,驰道,水利,聚民等各项事宜,按部就班的在南阳、汝南、沛国几地进行试行,虽说没有在豫州全境施行吧,但是却已经触碰到一些人的底线了。”

阎象点头表示赞许。

在曹昂节制的荆、豫、徐、扬四州下,真要论及最特殊的,那绝对是满宠所领的豫州,无他,许都是在这治下的,颍川是在这治下的,沛国是在这治下的,这等于是牵扯到了三股势力。

其一汉室老臣群体。

其二是汝颍一系。

其三是谯沛一系。

而满宠呢,是山阳人士,固然是受曹操征辟,得以出任许都令,但是吧,满宠的资历终究是不够稳。

尽管后来去了南阳,在曹昂麾下做事,这的确是取得了一些政绩,也积攒了一些资历,可被曹昂举荐为豫州刺史,这必然会叫很多人不满。

对曹昂,有些人不敢表达出来。

但是对满宠而言,却不一样了。

但凡豫州刺史是叫丁斐来出任,而非是叫满宠出任,那或许局面就不一样了,可曹昂明知道这些,可依旧是举荐满宠,而非是丁斐。

原因很简单。

因为满宠是信奉法家思维的。

豫州那般混乱,曹昂需要有一把刀,能够劈开一些因果,曹昂也笃定一点,这也是曹操想做的。

从曹昂强势崛起后,有很多事就跟着在改变了。

“公子,对待这一现状,不止豫州刺史府要有态度,征东将军府也要有态度才行。”阎象短暂沉吟刹那后,立时朝曹昂作揖道。

“冒出的这些所谓黄巾余孽要清剿,牵扯到豫州所辖诸郡各县的匪寇,也必须要跟着一起清剿。”

“此事,昂也是这样考虑的。”

曹昂点头道:“这是昂给汝南将军李通写的军令,命其尽快派遣麾下将校,对汝南北部出现的黄巾余孽进行进剿。”

“与此同时,李通要秘密赴许都,去司空府见我父,陈述豫州全境清剿匪寇之重要,在得到我父允准后,则即刻返回汝南,调遣驻防大军分赴汝南各郡展开清剿。”

听曹昂讲这些时,阎象接过那份军令,认真的阅览起来。

“公子能这样想,是好的。”

阎象看过后,朝曹昂微微低首道:“豫州全境的清剿,务必要得到司空的允准,不然是会出现偏差的,特别是豫州出现别的状况,这对伯宁而言绝非好事。”

“是啊。”

曹昂轻叹一声道。

别看曹昂节制了荆、豫、扬、徐四州军政,但是具体到豫州、徐州两地,曹昂必须考虑好利害关系。

豫州,终究是曹氏的根本,更别提还牵扯到许都,没有经过曹操的点头,就贸然大规模动兵,即便是曹操不多想,可在许都的人呢?在曹操麾下的人呢?

人一旦多了,那事就杂了。

曹昂可不希望跟曹操生出间隙,这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至于徐州,就更简单了。

徐州兵马,是归夏侯惇节制的,而夏侯惇这个人,在曹氏势力中的地位很特殊,要是跟夏侯惇生出间隙,这不仅会影响到对刘备的封锁,还会影响到后续的曹袁大战,毕竟青州方面,是需要兖州与徐州一起来钳制的。

所处的位置不同了,需要曹昂考虑的角度就会不一样。

“还有一件事,公子也需要考虑到。”

见曹昂如此,阎象犹豫刹那,还是说道:“即便豫州清剿,得到了司空的默许,可李通所部真要离开汝南,这就难保一些人多想。”

“阎君所忧,昂怎会不知啊。”

曹昂似笑非笑道:“这原本是满君需要承受的,但李通这兵一动,就等于是昂需要承受这些了。”

“但那又怎样?”

“既然昂以征东将军的名义,节制了豫州军政,那么昂就不能什么事,都推给满君他们去承受。”

“真要是这样的话,满君他们的压力就太大了,甚至闹不好啊,是会叫豫州境内生出大乱的,这是昂绝不愿看到的。”

“不止是这样。”

阎象摇摇头,随即看向曹昂继续道:“真正让象担忧的,是在许都的那帮人,特别是在朝中为官的。”

“如果他们对公子生出敌视,万一在朝会上,对公子进行弹劾的话,这难保会叫一些人多想啊。”

“还有,蒯越、蔡瑁这些人去了许都,倘若在这期间,谁讲出些不利于公子的话,那局势……”

矛盾不会消失,除非把所有人都杀了,但是这怎么可能啊,曹昂要真敢这样干,别说他是曹操的嫡长子,即便是汉室宗亲,也会被天下所不容。

这也是为什么曹昂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得会如此谨慎,要秘密的进行推进的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