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博望坡纵论兵事,水镜先生的小心思(1 / 2)

加入书签

翌日。

博望境内。

“大母,您就一点都不奇怪?”颠簸前行的车驾内,曹彰瞅了眼换马骑行的曹操,疑惑的转身看向丁氏道。

“奇怪什么?”

丁氏平静的看着曹彰。

一旁的曹贞眨着眼,好奇的看向曹彰。

“就是父亲容光焕发。”

曹彰皱眉道:“笑容多了不说,连驴叫也不烦了。”

“啊…呃!啊…呃!”

曹彰话音刚落,驴叫就出现了。

噗嗤~

曹贞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

“这难道不好吗?”

丁氏笑笑,有些无奈道。

“好是好。”

曹彰挠挠头道:“但总觉得哪儿不对,或许……”

可说着,曹彰却闭上了嘴。

“或许什么?”

曹贞对曹彰道。

“没,没什么。”

曹彰呲牙笑道,只是在心里却坚定一个想法,还或许个屁,说是不放心大兄,跑去雉县巡视去了,只怕是想寻欢作乐了吧。

肯定是这样!

不然他咋这么开心?

“吁~”

在曹彰想这些时,曹操勒马而定,车队缓缓停下,曹操深邃的眼眸,盯着前方那处延绵地形。

“此地可是藏伏兵的好去处啊。”

曹操有些感慨,对骑马走来的郭嘉道:“平日里或许用处不大,但真到了战况紧急下,稍有不慎就会中敌军埋伏,奉孝,此地叫什么?”

“博望坡。”

郭嘉正色道:“此地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地势险要,是襄汉隘道的通衢所在。”

“博望看似不起眼,实则位置不下宛县,从豫州、司隶等地南下荆州,都必须要经此地转道。”

“如此重要之地,那竖子为何没有派遣大将领兵屯驻。”

曹操皱眉道:“给他留那么多悍将,就是为全面布防南阳的,不能顾头不顾腚啊,万一要有强敌袭杀过来,或治下出现反叛势力,一旦占据博望,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郭嘉露出笑意道:“明公,您是忘了分驻堵阳、舞阴的营校了?”

“某怎会忘了这些。”

曹操瞪眼道:“那是某特意安排……”

可说着,曹操却停了下来。

郭嘉笑而不语。

博望这个地方是重要,但夹在宛县、堵阳、舞阴之间,真要出现曹操讲的情况,三地朝夕间便会进抵博望,除非是有强敌来袭,否则没有谁会蠢到扎进博望的,真要有强敌杀进博望,那代表着什么?

郭嘉没有想下去。

这不可能。

也不现实。

“对这竖子还是太好了。”

曹操冷哼一声,“堵阳、舞阴的屯驻营校,待此次巡视南阳结束就调走,这竖子招揽不少武将,不能叫他们什么都不做。”

“明公,子廉所部可以调走,但虎豹骑…嘉以为还是不动为好。”郭嘉听后,看向曹操说道:“这支营校不宜频繁调动,何况虎豹骑乃是明公麾下绝对精锐,在南阳操练,比在别地都要好。”

对虎豹骑,曹操是寄予厚望的。

曹操久经沙场下比谁都要清楚,麾下多一支值得信赖的机动骑兵,在交战正酣时游袭破敌,袭扰偏师,牵制敌军,甚至是破袭敌军粮道,会给己部带来何等优势。

只是玩骑兵太耗钱粮了。

人贵。

马贵。

在当今各路诸侯的麾下,拥有一支整建制的骑兵队伍,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可即便是这样,曹操勒紧裤腰带也要这样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真等到需要时才想起来,那什么都晚了。

“主公,前面有一隐士邀您去饮酒。”

从麾下得到消息的典韦,骑马朝曹操走来,微微低首禀明。

“谁?”

曹操眉头微挑,心底有些诧异,他此次来南阳是隐姓埋名的,即便在博望坡真有隐士,谁会邀行商饮酒呢?

“此人自号水镜。”

典韦想了想,对曹操道。

“谁?!”

曹操脸色微变,惊诧的看向典韦,“司马德操?!”

此人是谁?

典韦听后却生出疑惑。

反倒是郭嘉、许褚听到后,脸上都流露出各异神色。

“他怎会在博望?”

郭嘉皱眉道。

“总不会是为了卧龙书院吧?”

曹操想到什么,看向郭嘉道。

“有这种可能。”

郭嘉点头道:“南阳的大儒名士不少,许慈、朱野他们被公子请到卧龙书院,此事都传到许都了,若这些人写信诚邀,必然会有大批人愿来南阳的,只是德操公来南阳,这属实是有些惊人。”

“去了,不就知道了。”

曹操嘴角微微上扬,言语间带着骄傲道:“真是为卧龙书院而来,这也不免算得上是一段佳话。”

讲到这里,曹操骑马前行。

郭嘉露出无奈笑意。

“父亲!您又要跑哪儿去!!”

恰在此时,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