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我要爬出去!(2 / 4)

加入书签

伍最前方,时不时传来大叫声。

秦人招了几个医家,他们在旁边搭了些简陋的木屋,屋后临着河道。

秦人给一些因为旅途劳顿,生了大病,又或者水土不服的人看病开药方。

英布望着眼前矛盾的一幕,只觉得眼睛疼。

欺负迫害六国人的是秦人,救助六国人的也是秦人。

为什么要这样?

这批来自楚国的刑徒们,只是为了适应秦始皇陵墓修建扩张的需要,被强行拼凑拉来的。

他们做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可是对不起秦国的法律。

秦国的士兵做的事情对得起律法,可是对不起他们的良心。

英布总是在思考这些问题。

“不知道恒阳太子住在什么地方?”

扶苏对于楚人,真的是非常好。那份战场上最后的不杀之恩,让很多年轻人活着回家,足够几百万楚人铭记一生。

听到这个名字,时间仿佛停了下来,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一下。

英布也是如此。

秦人听到这个问题,也一个个双目一亮。

不管刑徒和秦兵过去有多大的矛盾,但是在这个名字面前,他们都表现出了一致的敬仰。

人与人在喜欢或者憎恶同样一个人或事情的时候,会出奇地达成一致。

他们放下了彼此的怨恨和过去的芥蒂,共同竖起耳朵倾听起来。

“太子南下监军去了。百越不肯投降,宁死也要和大秦对峙。军中士气低靡,太子前去慰劳将士们了。”将军的语气难得变好,多说了几句。

“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

“要是太子知道了,肯定会给我做主的。”那个担心家里妻儿的男人不住地嚷着。

扶苏带着季布他们曾经公开处理过东郡一带的案子,在博浪沙一带,那里是齐鲁赵魏楚韩的交接地带。

在那个交界地带,做些好事,简直就是以点带面,非常容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这也是为什么嬴政几次三番,都要路过博浪沙那一带的地点的根源。

扶苏曾经命人杀了沿路一些豪族,起到了威慑的作用;当然最主要的是,审理一些案件这给了庶民们信心,还是有人在竭力维护社会公道。

在庶民心里,扶苏是一个能够理解他们内心诉求的人。

他们想要公平、和平。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说的很好听,但是民众心目中,只有扶苏会坚定地维护这些。

很多庶民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扶苏身上。

“就是说,有太子在,百越的战事应该很快能结束了吧。”

“监军和打仗不一样。监军只是负责监督,没有指挥权。”

“太子啥时候回来啊。我想看看恒阳君长什么模样。”

“纯属做梦,我们这种人,到死都看不到恒阳君长什么模样。”

刑徒们对扶苏议论不绝,他们很期待他的继位。

当然,也有很多人盼着秦始皇早点死去。

天下已经有很多人这么做了。

当秦始皇的政令间接杀死了无数老母亲的儿子、害的老母亲的女儿当了寡妇,他就成为了天下女人痛恨的对象。

经历长途跋涉走了过来,刑徒们双脚上大多都起了茧子。

一路上过来,有时候遇见冬眠刚刚醒来觅食的黑熊,有时候遇见老虎,有时候遇见抱蛋的长蛇。

绵延的青山起伏千里,树林郁郁葱葱,遥遥望去,上面好像有着一股天然的屏障。百在溪流边盛开。

人在旅途,看到的风景,也恰如人生的经历。有时候繁似锦,有时候烈火烹油。

看过山、涉过水,来到天下的政治中心咸阳山脚旁陵墓一带,英布的心情很复杂。

他的耳边充斥着众人对秦太子的讨论声。

英布对这个名字不反感,可是也没有多么喜欢。

英布看到了队伍的头,这意味着他的脸上要多点东西了。

“这一批都是从荆地拉过来的人。小心点,把他们分散开,让他们去不同的墓坑。”

“是。”

站在队伍最前头的英布听到了这段对话,他的心开始忐忑起来。

他望着老天,难道说老天真的要让我挖坑去。那还不如杀了我算了。不行,我要逃走,我一定要找个机会逃走。我是做大事的人,怎么能来挖坑呢。

英布记得,小时候他家里曾经来了位客人。客人给英布看相说,他以后当在受刑之后称王。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当他的面前只剩下两个人时,季布的脑海里还是不断地想着这些事。。。

很快就轮到了英布受刑。他只犯了很轻的罪,因此只是在脸上刻纹路。

小刑用钻凿,次刑用刀锯。墨刑即为小刑,使用钻或凿为刑具。

用钻子在脸上刻纹样,听着就很疼……

英布来到了一个施刑人面前,对方是个身材矮小的人,他的手也很细小纤长,看着就很灵活。

英布迟迟不肯上前,却被后面的人给推了一把。

英布坐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