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巧饰伪(五)(3 / 3)

加入书签

有些功夫,开些单子、写写信,还是绰绰有余的。

表哥乔子惟于信上写道,自己这回入京赶考,虽然遗憾未能高中,但文章意外被一位宿儒相中,遂奉上束脩,拜其为恩师,且暂住恩师府上,由恩师供养,作为俊秀监生,进入国子监求学修业。

云湄看到“失之交臂”时,眉心微微蹙起,担忧表哥寒窗多年,屡试不第,会感到伤怀,一蹶不振。但乔子惟像是料到了似的,下半部分便切切地写道,让云湄一定宽心,虽然国子监评定难过,但此处佳士云集,能够广交好友,以图未来运作,是个顶好的去处,旁人挤破头还进不来。

云湄遂舒心地笑了,吃罢东西,转身回到自己房里,找出了一包还没来得及绣上纹样的香囊。

她想了想,用何老太太留给她的空当辰光,寻出了一本百花绣谱,按照其上所教,在香囊上给乔子惟绣了一枝寓意高中的桂花,还用细碎的小珊瑚珠点缀了花芯,待得往后给表哥订制的成衣做好了,一块儿随回信寄给他。

正这么思忖着,云湄才恍然记起,表哥现而今寄居恩师门下,现下地址变化,得去门房那儿更改一下。

于是她复又翻开那封信,记下了表哥新近所在的寓所地址。

就是这记录的关头,云湄心念微动,又想起表哥所说的那位大儒来,总觉着有些熟悉。

云湄往回翻翻,果不其然,此鸿儒单姓一个何。她又看了看地址所在的坊,分明是何老太太客岁探亲所去过的地方,彼时云湄染了风寒,不便四处陪着奔波,但一应车马、出行所要用到的物什,都是她亲手给何老太太安排的。

所以云湄记得,此处,乃是何老太太一个关系较为亲近的族兄的宅院,未来三姑娘过门,也是预备走这儿出阁的,因为比之远离京畿的宋府,此处离今阳许家要近上很多,省了好些不必要的奔波。

云湄愈发认为不是巧合了。

乔子惟虽则有些文才,在乡县里还算出类拔萃,可上京城俊彦丛集,超群之人都扎上堆儿了,表哥埋没其中,对比之下实在碌碌,那名扬四海的何大儒,怎么就偏生能看中表哥呢?

云湄心中微震,携了信,回到正房,万分感激地看向正坐在蝉纹茶几旁啜茶的何老太太。

侍立在一侧的赵嬷嬷望了过来,朝捏着信的云湄笑笑,一副意料之中的神情。

何老太太更是摆明了一副等候多时的架势,见云湄打帘入内,双手离开茶盏,搁在膝头无措地搓了搓,很有些为难的模样,但思虑良晌,终归还是冲云湄招了招手,道:“过来坐下罢!你是个聪慧孩子,近来多有反常之处,想必你心中十分好奇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