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多尔衮(1 / 2)
\"迁都?四贝勒此为何意?\"
半晌,汗王宫中的沉默终是被打破,努尔哈赤眼神晦暗不定,其身旁的大妃阿巴亥满脸好奇。
虽说众人脚下的这座萨尔浒城是在明廷原有的基础上,调集了汉人工匠和朝鲜工匠共同耗时半年之久方才扩建所得,巍峨程度远胜于冗杂的\"赫图阿拉\",但对于绝大多数自幼生长在山林之间的女真人而言,还是老寨的\"帐篷\"更为舒适一些。
\"回大妃的话,\"见自己名义上的\"母妃\"搭话,颇有些提心吊胆的皇太极如释重负,赶忙拱手道:\"萨尔浒城虽是位置险峻,可第一时间探知明廷情报,但与沈阳城不过数十里之隔,且浑河岸边还有奉集堡的官兵们驻扎。\"
\"相比较之下,老寨不仅更加安全,可化解来自于那毛文龙所部的威胁,还能方便我汗国以宽甸六堡为核心,图谋辽南的大片疆土。\"
言罢,皇太极便眼神殷切的看向大妃阿巴亥,希望能够得到这位与他年纪相仿的\"母妃\"支持。
\"辽南..\"
听了皇太极的分析之后,努尔哈赤双眸中的警惕渐渐消散,转而看向窗外的茫茫夜色,思索着其中的得失。
两三年前,他利用明廷大军行动迟缓,不熟悉地形等弊端,亲率麾下的八旗勇士们于萨尔浒山脚下,击溃了来势汹汹的明廷官兵,彻底在辽东站稳了脚跟。
为了能够替\"父祖\"报仇,并且称霸关外之地,他在占据了萨尔浒城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征集国内的工匠们,对彼时规模尚不完善的萨尔浒城进行扩建,并且将国都由\"兴京城\"赫图阿拉迁徙至此。
去年春天,他虽是征功伐沈阳无果,国内的八旗勇士们也出现了不小的伤亡,但还远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如若就此将国都迁回赫图阿拉,怕是会影响自己好不容易才重新恢复的威信和统治。
可皇太极的建议,听上去又颇具诱惑力。
毕竟相比较重兵把守的辽东城池,疆域广袤的辽南地区却是犹如一团散沙,尽在辽阳城的方向,驻扎着所谓的\"辽南四卫\",远远不能兼顾整片辽南地区。
如若短时间内图谋沈阳无果的话,大力发展辽南地区,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那些宛如游兵散勇的官兵们,是断然不可能在平原上,与自己麾下的女真勇士们分庭抗礼的。
\"除了这两个理由,还有吗?\"
因为事关重大,即便心性果决如努尔哈赤,短时间内难以做出取舍,索性将矛头重新抛回皇太极。
不管怎么说,这萨尔浒城都是他好不容易方才打下的\"疆土\",绝不可能平白放弃。
\"还有就是,老寨离朝鲜更近呗..\"
不待皇太极做声,宫殿深处便传来了一道听上去有些稚嫩的声音,在这幽静的黑夜里显得极其突兀。
下一秒,随着有些凌乱的脚步声,一名瞧上去十岁左右的孩童便光着脚,扑到了大妃阿巴亥的怀中。
见状,案牍后的努尔哈赤先是一愣,随后便是哈哈大笑,直接伸手将这孩童抱在膝上,脸上露出了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慈祥模样。
\"十四弟..\"
望着眼前\"父慈子孝\"的一幕,包括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在内的众人均是眼神复杂的看向幼弟。在他们童年的记忆中,努尔哈赤永远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何曾有过如此温和的一面?
不过好在他们的幼弟年纪尚小,对他们也产生不了威胁就是了...
\"二哥,五哥,八哥..\"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呼喝声,被称为\"十四弟\"的孩童便一脸天真的挥了挥手,并同样朝着阿敏露出了一个笑容:\"堂哥..\"
一时间,殿中有些紧张的气氛因为这突然闯进来的幼弟变得轻松了不少,唯有三贝勒莽古尔泰依旧面沉似水,不知在想些什么。
\"父汗,十四弟所言不差。\"又是彼此谈笑了片刻之后,皇太极方才拱了拱手,神色认真的朝着努尔哈赤补充道:\"老寨距离朝鲜更近,不仅方便我等控制,还能加强与蒙古各部的联系。\"
\"唯有解决朝鲜和蒙古这两个隐患之后,我大金才可高枕无忧的远征明廷。\"
自家人知自家事。
他们八旗勇士虽是悍勇,但因为常年与女真各部作战,截止到父汗努尔哈赤建国称汗之时,国内男丁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万有余,其中还有些是老弱病残。
为了能够壮大己身,他不止一次劝谏自己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