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第169章 假的推背图,大唐邸报(2 / 3)

加入书签

前两日,候长燕跟侯君集吵了一架,可能候长燕觉得,一直关着贺兰楚石,耽误了他的前途。”

李承乾点点头:“你去跟李德謇说一声,让他多带带贺兰楚石,上战场可不是儿戏。”

“战术兵法这些,都要补上,此后孤要亲自考核,若无长进,唯他是问。”

侯君集既然管不住女儿,把贺兰楚石放了出来。

那就给贺兰楚石多安排点事情去做。

丢在府兵那边,也能多些监视。

“是,殿下。”

“叫李淳风来吧。”

随着通传,李淳风来到了东宫大殿。

李承乾也如愿的见到了李淳风本人。

跟想象中的仙风道骨不同,李淳风身穿官服,面庞清瘦,眼神很是明亮。

还有浓郁的书卷气。

“臣李淳风,拜见农泽圣睿太子殿下。”

这是比较正式的称呼。

李淳风声音平稳,气质内敛。

“赐座。”

“谢殿下。”

李承乾有些好奇的问道:“孤听说你与袁天罡,合作创出推背图,可有此事?”

李淳风错愕:“推背图?不知殿下从哪里听信的消息,臣并未画过推背图。”

“至于袁天罡,不知殿下是否说的是火井县县令,臣此番前往西南,确实与其相识,然殿下所言推背图,为子虚乌有之事。”

这下轮到李承乾惊讶了。

李淳风没有跟袁天罡合作创出推背图?

那后世的推背图怎么来的。

难道是还没到时间?

“袁天罡什么时候回长安?”李承乾再次问道。

李淳风还是不懂:“这臣就不知晓了,袁县令在西南处置完后,便就回火井县了。”

“袁县令年事已高,想来到长安一趟并不容易。”

李承乾有些纳闷。

所以后世的推背图,完全是假冒两人的名义。实际上李淳风根本就没有跟袁天罡合作创出推背图的事情。

野史果然不保真。

看到太子失望的神情,李淳风也感觉到有些失望。

他原本以为是太子想让自己加入到天工开物的编纂中去,没想到只是问这个不知从哪里传来的谣言。

哪来的谣言?

一千年以后的谣言。

“孤听说你改良了齐民要术,对农学多有涉及,且擅长术算,百工之技。”

李承乾开口问道。

李淳风精神一震,道:“殿下谬赞,臣不过是尽己所能,为陛下和殿下分忧。”

李淳风是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历算家,对于器械也有很深研究。

比如浑天仪。唐初所使用的浑仪多有疏漏,他制成浑天黄道仪。该浑仪在唐以前浑仪的基础上加上六合,形成三环,最外为六合仪,内为四游仪,中为三辰仪,解决了黄道环与天空黄道相对应的难题,还能够直接测读得天体的入宿度。

还创设了白道环,并在黄道环上打孔以便移动白道环,可测定黄道坐标、赤道坐标和地平坐标,使历代传统制造并使用的浑仪成为比较完备的天文观测仪器。

这就是妥妥的全方面人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

“孤让东宫编纂天工开物,李博士听说过吧。”

李淳风现在的官职是太史局博士,按照唐朝的称呼惯例,便就是李博士。

“臣有听说,殿下编纂天工开物,实为百姓之福。”

李淳风就是趁着这个来的。

李承乾点点头:“天工开物的大致内容跟篇章,已经是完成得差不多了,孤看过后,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天工开物里的一些内容,完全可以得到普及,但历来各朝并未重视。”

“是以孤准备开设百工学院,用作于研究各类器具的改革创新。”

“就像是李博士改良浑天仪,孤设计的曲辕犁那般。”

李淳风赞同道:“这必然是造福大唐的好事。”

李承乾道:“是好事,所以孤把李博士叫来。”

“百工学院的事情,就交给李博士来负责了。”

“不过百工学院未有官职,孤暂且任你为崇文馆学士,待百工学院逐步完成后,再设官职。”

“李博士可愿意?”

李淳风闻言大喜,当即作揖道:“谢殿下隆恩。”

他原本是太史局博士,从九品下的官员。

而崇文馆学士,是属于正五品上。

这就是相当于太子一句话,直接把一个基层的办事员,调到了副厅级别。

当然,正式的上任还需要走流程,要通过吏部的考核流程,不过李承乾可以让李淳风先上任,流程那边慢慢走。

反正吏部的侯君集是自己人,陛下那边也不会卡审批。

“李学士,孤正好有一事,你随孤去看看,也帮孤出谋划策。”

李承乾起身笑着说道。

“是,殿下。”

殿外,内侍文忠安排了几匹骏马。

李承乾在东宫行走,一般都是骑马代步。

太子四轮车虽然不错,但太慢了。

东宫很大,慢悠悠的推着,耽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