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省长调研(1 / 2)

加入书签

“没必要。”

沈青云看了一眼李德良,淡淡地说道:“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你抓他回来有什么意义?”

“好像也是。”

李德良闻言苦笑着点点头。

沈青云说的没错,别的不说,像程文俊这种背景,如果没有证据把人家带回来,等于是授人以柄。

别的不说,到时候那位政法委程书记如果借题发挥的话,谁来平息他的怒火?

讲证据的年代,你把人家儿子给带回了公安局,却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表明他犯罪了,这件事本身就是说不过去的。

“那好吧,我安排人继续调查就是了。”

李德良对沈青云说道。

警察其实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如果找不到证据,那就只能继续调查。

就好像无数个岔路口摆在那里,让你一个一个去实验。

错了怎么办?

退回来重新出发就是了。

这听起来有点荒谬,但确实就是这样。

“行了,继续调查吧。”

沈青云摆摆手,便让李德良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坐在那里,继续看起了文件。

身为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的负责人,他每天不仅要关注程文俊的案子,各个地市报上来的重大刑事案件,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都是要审核的。

披阅着手中的卷宗,沈青云的眉头皱了皱,一个来自庆州的案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正准备拿起电话拨通庆州市公安局的电话,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

沈青云只好放下电话道:“请进。”

随后。

办公室主任高博远走了进来。

“沈厅,下午陆省长要来视察调研,厅长叫大家过去开会。”

高博远笑着对沈青云说道:“我刚好路过,就直接来告诉您了。”

“好的,谢谢高主任。”

沈青云客客气气的说道。

不管怎么说,对方虽然只是正处级,但却是省公安厅的大管家,对于这样的人,沈青云是不会轻易得罪对方的。

官场这个地方,随意的得罪人,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更惨。

高博远没有再说什么,转身便离开了沈青云的办公室。

沈青云坐在那里沉思了片刻,把那份卷宗放好,便站起身朝着会议室走去。

案子可以再查,但省长陆远方要来省公安厅调研这件事,属实让沈青云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很快。

沈青云来到了会议室。

党委成员们基本上都已经到了。

他跟大家寒暄了几句,便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沈厅,我们派去齐城的同志有消息传回来。”

侯建国在沈青云耳边低声说道。

自从调查程文俊的专案组成立之后,警方就暗中派人去了齐城,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没想到竟然还真的有了收获。

“好消息?”

沈青云看了一眼侯建国,低声问道。

“算是吧。”

侯建国点点头道:“回头咱们两个碰一下。”

“好。”

沈青云没有再说什么,毕竟会议室里面人多眼杂,自己跟侯建国谈太多也不合适。

坐在那里闲来无事,他随手拿起会议室桌子上的一本杂志看了起来。

“哈哈,沈青云同志这么喜欢看书啊。”

常务副厅长徐少安看到沈青云在翻看杂志,便笑着问道。

“是啊。”

沈青云倒是很坦然,随意的说道:“从小我妈妈就告诉我,人一定要多读书,因为不管你是干什么工作的,脑子里的知识会让你终身受益。”

徐少安一愣神,他只不过是随口寒暄了一句,倒是没想到沈青云竟然这么认真的回答了他,反倒是让他有点尴尬了。

沈青云笑了笑,却懒得再说什么。

这种道理徐少安肯定是不明白的。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泛滥起一种读书无用论,甚至还有不少人表示赞成。

在沈青云看来,那只不过是是精英阶层赤裸裸的愚弄底层人的把戏而已。

所谓读书无用论的说法,无非是农村的一些学生在花光了家里十几年的积蓄之后,等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一筹莫展,只有把自己无尽的感慨发泄到读书无用论上。

可事实真是如此么?

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是底层,他们中并不缺乏努力奋斗的人,也不缺乏聪明伶俐的人,更不缺乏厚道忠实的人。

可是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迈向更高一层的通道,只能在无尽的底层社会卖弄自己的才华。归根结底还是底层人读书是一条通道,是底层人通向精英阶层的必经之路。

一些聪慧的底层人通过这条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他们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在他们迈入精英阶层之后,对后代教育的重视也拔高到了无限的可能,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让自己的后代继续留在精英阶层的唯一出路。

当人们对成功的理解单纯的看作金钱时,你会发现所有的价值指标都在向前看齐。

在高房价的助推下,人们开始急功近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